“王爷,怎么办?强行渡河,恐怕……”周淮安看着汹涌的河水,面露难色。
赵琰浑身湿透,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他观察着四周地形,目光最终落在山涧上游一处地势较高、林木茂密的山坡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观察着天气和水势的林小满,忽然开口,声音因寒冷而微颤,却带着一种异样的镇定:“王爷,周将军,或许……我们不必渡河。”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小满,你有何计?”赵琰急切问道。
林小满指着上游那片山坡,以及山坡下相对平缓的河滩:“追兵知我们急于逃命,必以为我们会不惜代价强渡或另寻他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在那里故布疑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何布阵?”
“炊烟。”林小满清晰地说道,“此时暴雨初歇,空气潮湿,生火必然浓烟大作。我们就在那山坡背风处,多点几处篝火,火上覆盖湿柴杂草,制造出大队人马在此埋锅造饭、休整过夜的假象。同时,在河滩布置些凌乱脚印,丢弃些破损的杂物,做出曾尝试渡河失败的痕迹。”
周淮安皱眉:“这……能骗过追兵吗?他们若派人探查……”
“正因暴雨刚过,道路泥泞,他们大队人马行动不便,轻易不敢冒险涉水或攀爬陡坡来探查虚实,多半会远观烟迹判断。”林小满分析道,“我们点燃炊烟后,立刻悄悄向上游转移,寻找水浅流缓处过河。浓烟可遮蔽我们的行踪,而他们看到炊烟,会误判我们被困在此地休整,从而放松警惕,甚至可能安营扎寨,为我们争取至少一夜的时间!”
赵琰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好一招‘炊烟疑兵’!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小满,此计大善!” 他立刻下令,“就按小满说的办!周将军,你带人布置篝火和痕迹!动作要快!其他人,准备向上游转移!”
命令下达,绝境中的队伍爆发出最后的潜力。周淮安带人迅速在山坡后点燃了五六处篝火,大量湿柴被投入,顿时浓烟滚滚,直上云霄。其他人则在河滩制造混乱痕迹。林小满则将最后一点干粮分给大家,并熬了一大锅滚烫的、加入了提神辛辣草药的浓汤,让每个人喝下,驱寒保暖,恢复些许体力。
浓烟升起不久,下游果然传来了追兵的马蹄声和喧嚣声。透过树林缝隙,隐约可见对岸出现了黑压压的骑兵,他们停在河边,指指点点,显然发现了这里的“炊烟”。正如林小满所料,对方并未立刻渡河攻击,似乎在进行观察和商议。
“走!”赵琰低喝一声。队伍借着浓烟和暮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山涧上游疾行。林小满最后看了一眼那几处倔强升腾的炊烟,心中默默祈祷。
一路上,他们不敢停歇。林小满的“炊烟计”似乎起了作用,追兵没有立刻跟上来。但每个人的心依旧悬着。深夜,他们终于找到一处水势较缓的河段,互相搀扶着,艰难渡过了冰冷刺骨的山涧。
然而,刚踏上对岸,负责断后的斥候就连滚带爬地追上来,脸色惨白:“王爷!不好了!追兵……追兵分兵了!一部分在对岸扎营,但有一支约百人的轻骑,从上游一处我们不知道的浅滩渡河了!正朝着我们这个方向追来!距离不到十里!”
计策被识破了?还是对方足够谨慎,兵分两路?
刚刚渡过险境的喜悦瞬间被冻结!队伍人困马乏,如何能抵挡百名精锐骑兵的追击?
“王爷,你们先走!末将带人断后!”周淮安毅然决然,就要带剩下的几十名将士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