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痛心疾首地拍着大腿,开始翻旧账,语气里一半是真“不爽”,一半是夸张的“悲愤”:
“不能决定?你小子别跟老子来这套!你以为老子不知道你的底细?”
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地开始“揭露”邵明珠的“发家史”,越说越激动:
“四九年春末,你才是X军作战科参谋,正团级!朝鲜战争前,混了个副参谋长,正师级!这就不说了!”
“朝鲜战争一打,好家伙!你小子坐火箭了!从军副参谋长直接调志司当作战处处长!成了总部首长身边的大红人!这功劳能小了吗?”
“老子还听说,老总、军区司令员都夸你是‘军中秀才’,‘难得的将才’!51年跟美国佬谈判,你小子还是中方首席翻译官!露了大脸了!”
“回国就直接当军长!正军级!比老子当年还快!”
“53年再入朝,金城战役!你指挥三个军!差不多二十万人马!好家伙,这一仗把你小子打成‘名将’了!你的X军成了‘万岁军’!你小子成了最年轻的军长!军中骄子!”
李云龙最后几乎是在“吼”了:“又是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又是国旗勋章!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现在授个中将!老子……老子心里能平衡吗?!” 他这话,看似在“声讨”,但仔细听,那语气里,分明带着难以掩饰的、为自家兄弟感到的骄傲!
丁伟也在一旁酸溜溜地帮腔,但眼神里也透着佩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明珠啊,不是老哥我说你,你这履历,也太吓人了!志司高参,谈判代表,王牌军军长,大战役指挥……这哪一条单拎出来都够分量!合在一起,授个中将,好像……好像也他娘的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他说到最后,自己都有点没底气了,语气弱了下去,带着浓浓的“羡慕嫉妒恨”。
孔捷也闷声闷气地补充,点出了关键: “主要还是年轻!太年轻了!总部这是要把你当重点苗子培养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没法比喽……”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邵明珠的功劳簿翻了个底朝天。 说着说着,他们自己也慢慢沉默了。因为细数下来,他们不得不承认,邵明珠这个中将,虽然是破格提拔,但的的确确是靠实打实的战绩、过人的能力和关键时刻的担当换来的!尤其是金城战役指挥二十万大军的经历,他们三人谁也没有过!
邵明珠看着三位老首长从最初的“愤愤不平”到后来的沉默,知道他们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他诚恳地说:“老团长,丁军长,孔军长,您三位可别这么说!我邵明珠能有今天,离不开您们当年的培养和带着我打仗!没有独立团的历练,没有您们教我的本事,没有在战场上跟着您们学的经验,我哪有今天?我这点成绩,跟您们爬雪山过草地、在枪林弹雨里拼杀出来的资历和功劳比,算得了什么?这次授衔,主要是组织上考虑我现在的岗位需要。在您三位老首长面前,我永远是独立团的小兵!”
这话说得诚恳,三人听了,心里舒服了不少。 李云龙使劲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语气复杂,但终于露出了笑意,那是一种“老子带出来的兵有出息”的骄傲,混合着对自己境遇的些许无奈:
“行了行了!你小子也别给我们戴高帽了!老子们心里有数!你邵明珠是好样的!给咱们老部队,给咱们这些老家伙长脸了!”
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中将就中将吧!你担得起!好好干!别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也别给咱们老独立团丢人!”
丁伟也恢复了那副调侃的模样,推了推眼镜: “就是!以后见了面,可得敬礼喊首长了!邵中将!”
孔捷也难得地咧嘴笑了笑,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小的宿舍里,刚才的“火药味”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取代——有羡慕,有感慨,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但更多的,是为这个他们看着成长起来的优秀后辈感到的由衷欣慰和骄傲。 他们“不爽”的不是邵明珠,而是那似乎已然逝去的青春和悄然变化的时代。
邵明珠赶紧趁机说:“三位老首长可别寒碜我了!正事儿,念念晚上准备了几个菜,让我来请三位老哥哥去家里喝酒,给您们……呃……‘消消气’,也当是提前庆祝一下!”
李云龙大手一挥:“好!喝酒去!今天非得把邵中将喝趴下不可!不然老子这心里还是不痛快!”
“对!喝他娘的!” 丁伟和孔捷也轰然应和。
笑声再次充满了房间。 虽然肩上的星数不同,但战友的情谊和为国家共同奋斗的初心,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