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取出一把用古琴弦编织的拂尘,轻挥时发出清越的泛音)
掌柜的,今日与您细说一个梨园行的奇闻——《水袖魂》。
---
第一章 旧戏箱
民国八年的谷雨时节,上海天蟾戏院的后台在进行大扫除。班主之子陈少棠在杂物间发现了一口樟木戏箱,箱面上贴着泛黄的封条:梅氏妆奁。
少棠撬开锈锁,箱中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月白戏服,水袖上绣着折枝梅花。更奇的是,戏服上放着一本手抄的《梅花三弄》曲谱,页边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动不得!老琴师杜月笙见状惊呼,这是梅若兰的遗物!光绪年间最红的青衣,在台上唱《贵妃醉酒》时猝死,这戏服是她的寿衣!
是夜,少棠在整理曲谱时,忽闻窗外传来幽幽的唱腔:海岛冰轮初转腾...推窗望去,但见月光下一个身着戏服的身影正在院中走台步,水袖翻飞间,竟真有点点梅花飘落。
公子既得我的曲谱,可愿学这出《梅花三弄》?那身影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脸,正是老照片上的梅若兰。
第二章 夜半授艺
自那日后,少棠每夜随梅若兰学戏。她教得极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要反复琢磨。更神奇的是,经她指点,少棠的嗓音越发清亮,连老班主都惊叹:这孩子的嗓子,倒有几分梅老板当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