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年的风河沟与百发约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009 字 14天前

“不用。” 陈遇摆摆手,“导环你自己用,抛竿准不是靠导环好,是靠练。你要是想练准头,每天找个目标,练上一个时辰,坚持半年,肯定能进步。” 他想起自己刚练抛竿时,十竿有九竿偏,是父亲陪着他,每天在空地里练,才慢慢找到感觉的。

赵磊愣了愣,然后点点头:“我知道了,以后我也每天练,下次再来跟你比!” 他收拾好自己的竿,带着两个小伙伴走了,走之前还回头喊:“陈遇,谢谢你教我!”

“你刚才好厉害!” 莉莉跑过来,把烤红薯递给陈遇,“赵磊在城里的家属院可傲了,今天终于服你了。” 陈遇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得心里发暖。他抬头看了看天,雨后天晴,太阳从云里出来,照得水面亮晶晶的。

“练了四年,可不是白练的。” 父亲的声音从土坡上传来,手里还拿着本《中国钓鱼》杂志 —— 那是 1987 年开始订阅的,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杂志的封面都翻得卷了边。父亲走下来,摸了摸陈遇的头:“刚才你教赵磊的那招‘顺流抛’,是不是从杂志上学的?”

陈遇点点头:“杂志里说,水流急的时候,要‘借势’,不能硬抛,我结合着练,慢慢就会了。” 前世他不爱看书,觉得杂志上的知识没用,现在才知道,理论结合实践,进步才快 —— 这几年,他把《中国钓鱼》上的每篇文章都看了好几遍,还在练习本上记了笔记,比如 “不同天气的鱼情”“浅水区的钓法”,这些都帮他把抛竿技术练得更扎实。

夕阳慢慢沉下来,把河沟的水面染成了橘红色。陈遇收拾好竿,把线绕回绕线器,七星漂贴着木盘放好。莉莉帮他拿着罐头盒,父亲走在旁边,手里还翻着那本旧杂志。“下个月有个钓鱼比赛,在城东边的水库,你想不想去?” 父亲突然问。

陈遇愣了一下,然后眼睛亮了:“想!” 他练了四年抛竿,就是想看看自己的技术到底怎么样,水库比河沟大,水也深,是个检验基本功的好地方。

“那咱们从明天开始,练深水区的抛竿。” 父亲笑着说,“水库的水比河沟深,得调整铅坠的重量,还要练远投,不过以你现在的准头,肯定能行。”

陈遇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他看着手里的竹鱼竿,握柄处的帆布磨得软软的,导环的气门芯换了三回,绕线器的木盘有了淡淡的包浆 —— 这根竿陪着他练了四年抛竿,见证了他从十竿九偏到百发百中,也见证了他从一年级的小学生,长成了四年级的少年。

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飘着晚饭的香味,莉莉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要去水库给陈遇加油,父亲在前面走,偶尔回头看看他。陈遇心里明白,抛竿百发百中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 接下来,他要学的还有很多,比如看水情、辨鱼窝、调漂,这些都需要像练抛竿一样,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

1989 年的初夏,河沟边的芦苇还在随风摇晃,陈遇扛着他的竹鱼竿,走在回家的土路上,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个这样的傍晚,有鱼竿,有七星漂,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还有他对钓鱼的热爱 —— 这些,都是他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