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微风带着槐花的甜香,轻轻拂过市一中的校园。距离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和学科竞赛都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而热烈的备战气氛。
每天下午放学后,操场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各个项目的运动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针对性训练。王小虎在短跑道上反复练习起跑和冲刺,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他的进步肉眼可见,起跑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冲刺时的姿态也更加标准。
虎子,注意摆臂!体育老师大声指导着,对!就是这样!保持住!
铅球训练区,陈遇正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调整技术动作。
记住,力量要从脚下发出来,通过腰胯传递到上肢。老师示范着动作,上学期你的成绩很好,但这学期对手更强,要突破自己。
陈遇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将铅球抵在颈侧。他回忆着上学期比赛时的每一个细节,感受着身体的发力顺序。滑步,转身,推出——铅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在远处的沙坑里。
好!老师满意地记录着成绩,比上周又远了十公分!保持这个状态!
与此同时,在教学楼的教室里,竞赛小组的同学们也在埋头苦读。数学竞赛组里,孙宇和陈遇经常为了一道难题讨论得面红耳赤。
我觉得这个解法太繁琐了,陈遇指着孙宇的草稿纸,如果用反证法可能会更简洁。
孙宇推推眼镜:但是反证法需要的前提条件太多,不如直接推导来得稳妥。
张伟则在一旁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讨论要点,时不时插上一句:根据往届试题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出现频率是23%,建议重点掌握三种以上解法。
莉莉参加了英语竞赛组,每天都要背诵大量的单词和句型。有时候她会偷偷溜到数学组教室门口,看着陈遇专注解题的侧脸出神。
喂,看什么呢?同桌周婷碰碰她的胳膊,笑着打趣。
莉莉脸一红:没、没什么。就是在想这道完形填空该怎么选。
周婷意味深长地笑了:是吗?我看你是在想某个人吧?
训练和学习之余,少年少女们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时候陈遇训练结束后,会发现自己的水壶已经装满了温水;有时候莉莉在图书馆学习到很晚,会发现不知谁在她书包里塞了个苹果。
一个周五的傍晚,陈遇在铅球训练时不小心扭到了手腕。体育老师简单处理后建议他休息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