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结构之思与“意外”的订单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1404 字 14天前

来者依然是轻工局的李科长,和他一起来的,还是那位看起来精明干练的杨涛。

“陈遇同学,毛蛋,又来打扰了。”李科长笑着打招呼,“杨工对你们是念念不忘啊,听说你们搞到了一批‘教学器材’,非要再来看看进展。”

杨涛的目光再次锐利地扫过工作室,立刻被工作台上那堆拆解得七零八落、分门别类放好的鱼竿零件所吸引,眼中闪过极大的兴趣。他走过去,拿起几段不同档次、不同部位的竿体,仔细看着断口,掂量着重量,甚至用手指弹听声音。

“厉害啊!”他由衷地赞叹,“这学习方式,够硬核!怎么样?收获不小吧?”

陈遇便坦诚地分享了他们对比学习的发现:从材料差异到结构设计,从铺层角度到连接方式。

杨涛听得频频点头:“悟性很高!能看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你们就比很多只盯着材料配方的人高出一个层次了!”他也注意到了角落里正在晾干的、颜色奇怪的饵料团,“哦?你们还在搞这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遇简单解释了一下全国大学生水产饲料大赛的事情。

“哦?这个比赛我知道,含金量不低。”杨涛若有所思,“用自己的饵料钓鱼,很有意思,很考验真本事。”

接着,杨涛话锋一转,回到了上次的话题:“我上次的提议,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我那边那个需要碳纤维帐篷杆和连接件的小订单,可是还给你们留着呢。”

陈遇和毛蛋对视一眼。陈遇深吸一口气,这次他有了更多的底气:“杨工,非常感谢您的机会。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更有信心了,但也更清楚地知道了难度。我们愿意尝试!但我们有两个请求:第一,样品交付时间能否宽裕一些,我们需要兼顾学业和比赛;第二,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复刻您给的参考样品(他指了指杨涛带来的一小截进口帐篷杆),但我们会尽力利用我们学到的结构知识,设计出在性能上能满足要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