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南湖硝烟与“虎煌”正名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579 字 14天前

赵强力气大,承包了所有需要揉打、搅拌的重体力活,还凭着老钓鱼人的经验,对饵料的软硬、黏散度提出朴素的直观意见:“老陈,这团是不是太硬了?下水估计雾化不好。”“这团有点散,捏不上钩啊!”

李文博则充分发挥学霸本色,帮着陈遇处理复杂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配比的理论合理性,甚至找来了一些关于鱼类味觉受体和诱食机制的国外文献摘要供陈遇参考。

周凯则成了“情报官”和“后勤部长”,不仅通过网络和人际关系搜集南方那个水库更多、更具体的鱼情水情信息(甚至搞到了几张近期钓友在那里的渔获照片),还负责采购各种稀奇古怪的原料,并且严格按照林莉的要求,对每一批原料进行留样、登记。

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各种原料混合的气息愈发浓郁。陈遇常常忙到深夜,眼睛里布满血丝,但他乐在其中。这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双手创造出成果的过程,让他充满了成就感,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钓鱼”这门学问的深奥。这早已超出了前世那种盲目追求装备的肤浅层次,而是真正触及到了人与自然、与鱼博弈的核心。

期间,林莉起草的声明函和孙宇整理的证据摘要,以最快速度寄往大赛组委会。毛蛋也传来消息,工作室已准备就绪,“只等钦差大臣莅临检查”。

或许是他们主动、坦诚的态度起到了作用,或许是那些扎实的、带有明显时间烙印的证据本身就具有说服力,大赛组委会那边并没有立刻派人下来,只是回函表示已收到材料,会认真研究,并要求“旭遇”团队确保所有参赛装备和材料符合章程规定。

这暂时算是一个好消息,但危机并未解除。“渔火”的质疑像一颗地雷,不知何时会引爆。

就在陈遇他们全力备战的同时,“渔火”的参赛队伍也已经组建完毕,正如毛蛋打听到的,以王经理的侄子王栋为核心。王栋此人,确实有些钓鱼天赋,在大学里也是小有名气的钓鱼爱好者,加之“渔火”的财力支持,装备自然是顶尖的。更重要的是,“渔火”为了这次大赛,显然也下了血本在研究饵料上,他们聘请了专业的饵料师傅,同样在试图钻“自制”规则的空子,试图用各种昂贵的、罕见的原料堆砌出“神奇”的效果。

一场无声的较量,早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就已经在两条平行线上激烈展开。一条是“旭遇”的科学分析、艰苦实践和自力更生;另一条是“渔火”的资本开路、资源倾斜和不择手段。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到了出发前往南方赛地的日子。

陈遇、林莉(提前从北京赶到上海汇合)、王小虎(从北京直接出发)在上海火车站与毛蛋、陈平汇合。孙宇和张伟因为学业无法请假,只能留守提供远程支持。

站台上,队伍集结。陈遇看着眼前的伙伴和家人,心中感慨万千。

父亲陈平穿着半新的工装,精神矍铄,眼神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支持和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他默默地检查着大家的行李,尤其是那几个装有“虎煌”钓具和核心饵料原料的箱子,仿佛在守护着最珍贵的宝贝。

母亲毛凤英也来送行,不停地叮嘱陈遇要注意身体,吃饭要按时,眼里满是牵挂。她知道儿子这次出去是比赛,是正事,但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她知道儿子最近有多累。

林莉站在陈遇身边,穿着利落的运动装,清丽的脸庞上带着坚毅的神色。她负责管理着团队的所有重要文件和资金,心思缜密,是陈遇最得力的助手和最温暖的依靠。

王小虎则兴奋得像个孩子,背着巨大的行李包,里面塞满了他精心制作的“虎煌”装备,逢人就吹嘘:“看!俺们‘旭遇’的独门神器!这次大赛就让你们开开眼!”

毛蛋依旧是那副社会青年的打扮,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沉稳和锐利。他负责对外联络和后勤保障,口袋里塞着各种票据和联系人电话,俨然一副大管家的模样。

赵强、李文博、周凯也来送行,赵强嚷嚷着等好消息回来庆祝,李文博推着眼镜祝他们数据成功,周凯则拿出新买的相机非要给大家拍合影。

“放心吧,爸,妈,我们会全力以赴的。”陈遇看着父母,郑重地说道。

“遇仔,平叔,虎子,莉莉,毛蛋,加油!”赵强大声喊道。

火车汽笛长鸣,缓缓驶离站台。陈遇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父母和室友,握紧了拳头。这一次,他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梦想和救赎,还有团队的期望、家人的目光,以及证明“旭遇”清白的重任。

漫长的旅途后,队伍抵达了南方赛地——风景秀丽的南湖水库。大赛的接待处设在水库旁的度假村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全国各水产院校的队伍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年轻人的朝气、竞争的紧张以及各种鱼饵的奇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