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看着孩子们斗嘴玩闹,眼中满是欣慰。
这个小插曲让团队气氛轻松了不少。勘察继续,陈遇结合现场情况和水文资料,心里对最终饵料配方的调整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住处,真正的“战斗”才开始。他们包下了一间带阳台的一楼房间,临时改造成饵料配制车间。顿时,各种谷物、薯类、藻粉、虾粉、骨粉的味道弥漫开来,混合着南方潮湿的空气,形成一种极其独特又“感人肺腑”的气息。
王小虎负责原料的初加工,拿着个小石臼吭哧吭哧地捣着干虾,抱怨道:“俺说莉姐,咱这味儿是不是有点太上头了?隔壁屋刚才还探头看呢,别再把组委会招来,说咱们搞生化武器。”
林莉一边精确称量着各种粉末,一边头也不抬地说:“放心,这叫原生态纯天然。总比某些队伍用不知道什么化学香精强。”她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神情专注,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
陈遇则像是入了定的老僧,对着孙宇传真来的最新数据模型和自已的记录本,不断微调着配比。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快速搅拌着盆里的饵料,时而揪下一小块投入水盆观察雾化状态。
“强子,再加百分之五的雪花粉,状态有点粘了。”
“文博,帮我算一下这个比例调整后,粗蛋白含量变化大不大?”
“凯子,之前让你打听的本地钓友常用的那种水边野果,有确切消息了吗?”
赵强、李文博、周凯三个室友也被抓了壮丁,忙得团团转,却毫无怨言,反而觉得新奇又刺激。
赵强一边用力揉打着饵团一边咧嘴笑:“老陈,俺觉得俺以后回家钓鱼,也能冒充半个大师了!这学问深了!”
李文博推着眼镜,看着密密麻麻的数据:“从营养学和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你这个配比雾化曲线和诱鱼物质扩散速率确实达到了一个很妙的平衡点…”
周凯则拿着个小本子到处嗅:“遇哥,隔壁江苏队用的好像是浓腥型,对面湖北队一股酒糟味…咱们这个复合香型,绝对独树一帜!”
毛蛋和陈平也没闲着。毛蛋负责“安保”和对外协调,严防死守,杜绝任何“闲杂人等”靠近他们的“机密车间”,同时还得应付酒店工作人员好奇的目光。陈平则凭借老道的经验,帮着陈遇判断饵料在水下的真实状态,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实用建议。
就在一片忙碌中,陈遇的母亲毛凤英打来了长途电话。电话先是打到了毛蛋那里。
“毛蛋啊,你们到了没?住得习惯不?南边热不热?蚊子多不多?遇仔吃饭了没有?我看天气预报说那边过两天可能要下雨,你们带伞了没?比赛的时候…”
毛蛋开着免提,听着姑姑絮絮叨叨的叮嘱,心里暖暖的,又有点哭笑不得:“姑!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们都好着呢!吃得好睡得香!遇仔正忙活呢,厉害着呢!大家都指着他!下雨不怕,我们带了雨衣,再说下雨才好钓鱼呢!”
好不容易安抚完姑姑,毛蛋刚挂断,陈遇的BP机又响了。是林莉母亲发来的信息,叮嘱林莉注意安全,别太累,还特意说“让小遇多照顾着你点”。林莉看了信息,脸颊微红,悄悄瞥了陈遇一眼,发现陈遇也正看着她,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种来自长辈的、略带笨拙却又无比真诚的关爱,成为了这群年轻人在异乡奋战时最温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