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与周围许多同学相比,他的行囊显得格外“轻便”,没有那么多时髦的衣物和零食,反而多了几本厚厚的、与钓鱼和材料学相关的笔记和资料。重活一世,他无比珍惜这重回课堂的机会,心态早已从前世的浮躁抗拒,转变为如今的沉静渴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陈!这儿!!”一声粗犷的呼喊传来。陈遇抬头,只见赵强像一尊铁塔似的杵在宿舍楼下,正用力挥舞着粗壮的手臂,晒得黝黑的脸上咧着大大的笑容,露出一口白牙。他旁边站着略显斯文的李文博和穿着件新潮印花T恤的周凯。
“强子,文博,凯子!”陈遇加快脚步,脸上也露出了真挚的笑容。经历了南湖大赛的并肩作战,他们室友间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同学关系。
“可以啊老陈!牛逼大发了!”赵强一个熊抱搂住陈遇,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嗓门大得震天响,“全国冠军!最佳钓手!俺在老家跟人吹牛逼都说俺室友是钓鱼国手!他们还不信!下次你得跟我回去,亮瞎他们的狗眼!”
陈遇被拍得咳嗽两声,笑道:“轻点强子,骨头要散架了。运气好,运气好而已。”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李文博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更何况你们团队的技术创新是有严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的。大赛组委会的评审意见我看了,评价非常高,特别是饵料配方的科学性和‘虎煌’材料的应用创新性。”
“就是就是!”周凯凑上来,挤眉弄眼,“遇哥,你现在可是咱学校的名人了!一路上好几个师妹打听你呢!还有,你那‘虎煌’抄网杆还有没有多余的?给我弄一根撑撑场面呗?保证给你推广得妥妥的!”
陈遇哭笑不得:“凯子,那是比赛装备,还没量产呢。等虎子那边工艺再稳定点,肯定少不了你的。”
“说好了啊!”周凯喜笑颜开,又压低声音,“对了,林莉姐呢?没跟你一起回来?”
“她学校开学晚两天,应该明后天到北京。”陈遇很自然地回答道,语气平静,但眼角细微的温柔却瞒不过室友。
“哦~~~”赵强和周凯同时发出促狭的长音,表情暧昧。连李文博都嘴角微弯,露出了一个“我懂”的表情。
陈遇老脸一热,笑骂一句:“滚蛋!赶紧上楼收拾东西!”
宿舍里依旧是从前那股熟悉的混合着汗味、书卷气和一点鱼饵残留味道的奇特气息。四人一边收拾床铺行李,一边叽叽喳喳地交流着假期的见闻。赵强吹嘘着他回老家如何在水库边“大杀四方”;李文博则分享了他阅读的一些前沿渔业文献心得;周凯则兴奋地展示着他新淘来的“宝贝”——一个据说能接收海外电台的迷你收音机。
陈遇则简单分享了大赛的一些趣事和惊险时刻,当然,省略了与“渔火”的激烈对抗和那些盘外招,只当作技术交流和团队合作的经历来讲。即使如此,也听得赵强惊呼连连,周凯羡慕不已,连李文博都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