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暑假伊始:工作室升级与新血的沸腾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646 字 14天前

“所以!”毛蛋猛地合上账本,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前所未有的决心,“经过我和遇仔、平叔前期电话沟通,现在正式决定——鸟枪换炮,设备升级!全力攻坚‘虎煌2.0’!”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平师傅默默递过来一张手写的清单,上面罗列着需要采购的物品:

核心:新型号热压罐(要求:控温精度±1°C,压力控制更平稳,可编程复杂曲线,容积增大50%)。

前置处理:小型电动破碎分级机(取代手动,提高纤维长度均匀性)。

辅助设备:真空搅拌脱泡机(消除树脂气泡,提升材料致密性)、高精度电子天平(0.01g精度)。

基础设施:品牌台式电脑一台、开通宽带网络(用于设计、数据传输、远程协作)。

耗材与劳保:一批高质量模具钢材、升级版劳保用品(防尘面具、耐腐蚀手套)。

每一项都直指当前生产的瓶颈和未来发展的需求。陈遇的目光扫过清单,没有任何犹豫,重重点头:“干!这笔投资必须花,而且要花在刀刃上!这是咱们迈向下一阶段的基础!”

正当他们初步敲定升级计划的大方向时,孙宇和张伟回来了。孙宇手里拿着几份从不同设备厂收集来的产品彩页和技术参数表,言简意赅地汇报:“初步调研完成。热压罐方面,A厂价格最低,但控温精度标注模糊;B厂口碑好,但交货期长;建议优先考虑C厂,精度标注清晰(±0.8°C),售后网点覆盖省内。电动破碎机,D厂的性价比最高,分级筛网可选配。”张伟则一言不发,直接递过来一张手绘的简易流程图,上面清晰标注了新热压罐的控制接口类型、通信协议,以及接入现有系统(基于他那台宝贝笔记本电脑)可能需要增加的转换模块和软件修改点。

技术骨干的回归,立刻将讨论从战略层面拉入了更实质、更专业的战术推演阶段。五人(陈遇、毛蛋、陈平、孙宇、张伟)立刻围拢在工作台旁,图纸、参数表、计算器铺了一桌。孙宇用冷静的语调分析着不同设备的技术优劣和数据支撑,张伟偶尔用极简的语言补充关键接口细节,陈平师傅则从实操和维护角度提出疑问和建议,陈遇凝神倾听,综合各方意见快速做出权衡,毛蛋则紧张地记录着不同方案的预算差异。林莉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这些充满专业术语的讨论,眼神里带着些许好奇和更多的赞赏,她默默地给大家倒了凉开水,并找来个笔记本,帮忙记录下一些关键的比较要点。

第二天,陈遇先回了家。父亲陈平看着儿子虽然清瘦了些却目光炯炯、精神饱满的样子,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句:“放手去干,家里不用操心。”一切关怀与支持尽在不言中。母亲毛凤英则心疼地摸着他的脸,念叨着“又瘦了”,然后转身扎进厨房,做了一桌子他爱吃的菜,吃饭时不停地给他夹菜,仿佛要一口气把他假期的营养都补回来。

第三天下午,工作室的平静被一阵喧闹打破。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一个标志性的大嗓门如同炸雷般响起:

“遇哥!毛蛋哥!平叔!俺老虎归山啦!想死你们啦!!” 王小虎 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巨大登山包,晒得黝黑发亮,像一尊铁塔似的堵在门口,脸上洋溢着彻底解放的狂喜。他身后,赵强、周凯、李文博 三人也相继笑着走了进来,各自提着行李。

“哟呵!这么热闹!咱们307远征军前来报到!兄弟们,想我没!”赵强嗓门洪亮,一进门就给了离他最近的毛蛋一个熊抱。

周凯放下他的时尚拉杆箱(在学生中还很新潮),推了推新换的炫彩边框眼镜,像视察领地一样打量着工作室的环境:“啧啧,这就是传说中的‘旭遇’革命根据地啊,比QQ视频里看着……更具硬核工业风,这原始粗犷的美学!” (之前的网络视频通话,估计画面卡顿且模糊)

李文博则对周围的寒暄充耳不闻,他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过,瞬间就锁定了贴在墙上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参数表以及白板上残留的演算公式,他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仿佛回到了最熟悉的战场,径直就走了过去仔细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