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毕业骊歌与归巢之志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223 字 14天前

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里,多了几分柔美与感伤。林莉和室友们拍了很多照片,互相写着临别赠言。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已经有几家不错的外贸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她都婉言谢绝了。她的选择,早已和那个远在省城的青年、他们共同的事业,以及近在咫尺、需要陪伴的父母紧密相连。当她拿到那封象征着学业圆满的毕业证书时,心中充盈的不仅是个人的成就感,更是对即将与陈遇并肩奋斗、共同建设他们未来,以及能每日陪伴在父母身边的踏实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业聚餐、散伙饭、依依惜别的车站送行……这些属于毕业季的标配流程,在陈遇和他的伙伴们这里,被简化或融入了更明确的目标感。他们不是各奔东西,而是向着同一个目的地——那个与他们家庭仅一墙之隔的梦想之地汇聚。

陈遇是最后一个离开307寝室的。他仔细地打扫了房间,将四年的回忆打包进行李。看着空荡荡的床铺和书桌,他心中没有太多伤感,只有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他轻轻关上门,将钥匙交还给宿管阿姨,转身走向校门口等待的出租车。车窗外,熟悉的校园景色飞速后退,他知道,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正加速向他驶来。

火车抵达省城,陈遇提着行李,没有直接回就在厂区家属院的家,而是习惯性地先走向几步之遥的“旭遇”基地。熟悉的厂区道路,熟悉的家属楼,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生活气息。远远地,他就看到了那块崭新的牌子在夏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车间里传出的机器轰鸣声,在他听来,比任何音乐都更令人振奋。

走进车间,一股熟悉而又更加井然有序的热浪扑面而来。父亲陈平正在指导一名新员工操作一台新添置的砂轮机,神情专注而严谨。看到儿子回来,陈平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放下手中的工具迎了上来。

“遇仔,回来了!毕业证拿到了?”陈平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放下手中的工具迎了上来。车间里机器的噪音似乎在这一刻都减弱了。

“嗯,爸,拿到了。”陈遇将那份沉甸甸的学士学位证书郑重地递到父亲手中。

陈平接过证书,那双长年与钢铁机油打交道、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竟有些微微的颤抖。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硬质的封面,指尖近乎虔诚地抚过上面清晰的钢印和“陈遇”两个字,仿佛在确认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他看了很久,眼眶不受控制地迅速泛红,水光在眼底积聚。

他抬起头,用力地、一下一下地拍着儿子的肩膀,声音哽咽着,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巨大感慨:“好!好!好小子!争气!真给你爸你妈争气!”

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长达四年的忐忑、期望,以及更早之前那些不敢回想的、对儿子前途黯淡的忧虑。他曾以为儿子这辈子就钻牛角尖似的陷在钓鱼里,学业荒废,前途渺茫,差点步了前世(当然,这个视角仅陈遇所知)的后尘。谁能想到,儿子上了大学后竟像换了个人,不仅学业优秀,还带着一帮同学和朋友闯出了这么一番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

“你妈在家做饭呢,”陈平吸了吸鼻子,努力平复着情绪,脸上绽开一个带着泪花的、无比欣慰的笑容,“从早就开始张罗了,说要好好给我儿子庆祝!光红烧肉就焖了一大锅!你妈她……她今天这心里,肯定是熨帖透了!”他此刻的心中无比激动。这本薄薄的证书,在他这个老工人眼里,重逾千斤,是这个家熬过下岗阴霾、迎来新希望最亮的灯塔。

“平叔,遇仔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高材生了!”毛蛋闻声从办公室区域跑出来,笑着打趣,随即正色道,“正好你回来了,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市里工信局的李科长前两天又来了,除了关心咱们吸纳下岗职工的情况,还特意提到了省里刚出台的一个针对大学生创业和高科技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里面有一条就是对申请专利的企业给予高额补贴和绿色通道。他暗示我们,咱们的‘虎煌’技术,完全可以去申请专利!”

陈遇心中一动。专利申请,这是他早就规划好的重要一步,不仅是保护自有知识产权,更是提升企业技术含量、应对市场竞争(尤其是“渔火”这样的对手)的利器。之前因为忙于学业、认证和搬迁,暂时搁置了。如今政策东风已至,时机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