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根基与暗箭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661 字 14天前

小主,

王小虎凑过去仔细看,果然如此。“平叔,您的意思是……”

陈平站起身,脸色凝重地扫视了一圈围过来的工人:“咱们基地的设备,日常维护都有记录。这台机器上次全面保养是什么时候?谁负责的?点检表拿出来看看!”

负责设备日常维护的老刘师傅赶紧去找记录。结果发现,上次保养记录完整,螺栓紧固项明确标注为“正常”。但点检表上,最近几次小李签名的点检记录,对于螺栓项的检查,字迹都有些潦草,似乎检查得并不仔细。

“这是麻痹大意!习惯性操作!”陈平师傅语气严厉,“以为天天开就没问题,点检流于形式!这次是万幸,只是桨叶变形,要是螺栓断裂打坏罐体,或者引发更严重的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向小李,语气缓和了些,但依旧严肃:“小李,你是年轻人,学东西快,但干我们这行,最忌讳的就是毛毛躁躁,心存侥幸。每一个螺丝,都关系到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今天这个教训,你要牢牢记住!”

小李羞愧地低下了头:“平叔,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仔细检查,绝不马虎!”

陈平又看向所有工人:“大家都听着!‘旭遇’现在订单多了,是好事,但越是忙,越要稳!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安全是底线!谁要是掉了链子,别怪我陈平不讲情面!从今天起,所有设备点检,班组长复查,我随机抽查!再发现流于形式的,严肃处理!”

这场意外事故,虽然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却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它暴露了在快速发展、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基层管理可能出现的松懈和细节疏忽。陈平师傅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对细节的洞察,及时化解了潜在的更大风险,并借此机会强化了车间管理制度。

晚上,陈遇从工业大学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后,后背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深深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和技术,内部管理的夯实、质量意识的筑牢,尤其是面对老师傅和新员工交替、生产任务繁忙的情况,更是丝毫不能放松的根基。

他与王教授的会谈倒是颇有收获。王教授的技术确实有独到之处,虽然工业化道路漫长,但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旭遇”将投入部分资金和人力,参与其中试放大实验,共享成果。这为“旭遇”未来摆脱原料束缚、构建技术壁垒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深夜,陈遇独自在办公室,看着窗外寂静的厂区。白天的事故、王教授的技术、饵料的惊喜、“渔火”无处不在的阴影……种种信息在脑海中交织。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林莉的号码。电话很快被接起,传来林莉温柔的声音:“还没休息?今天去工业大学顺利吗?”

“还好,谈得不错。”陈遇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莉莉,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就像是在激流中行船。前面有风浪,底下有暗礁,稍有不慎就可能船毁人亡。但船上,有我爸这样的老舵手,有虎子、强子这样的好水手,有孙宇、文博这样的导航员,还有你……”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下,然后林莉轻声说:“我们都在船上。船沉了,大家谁也跑不了。所以,只能一起用力,往前划。”

“是啊,只能往前。”陈遇深吸一口气,“‘渔火’越是疯狂地给我们使绊子,越说明他们怕了,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莉莉,等忙过这阵子,我们……”他的声音柔和下来。

“我们什么?”林莉的语气带着一丝期待。

“我们先把证领了吧。”陈遇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和认真,“我想让你名正言顺地,和我一起掌这个舵。”

电话那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能听到细微的呼吸声。良久,林莉才带着一丝哽咽,轻轻“嗯”了一声:“好。听你的。”

挂断电话,陈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力量。前世的遗憾,今生定要加倍弥补。而眼前的艰难险阻,不过是成就更大辉煌的垫脚石。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关于强化内部质量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和激励创新机制的详细方案。他知道,只有将根基打得无比牢固,才能无惧任何暗箭,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