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京华初啼与暗潮涌动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2206 字 14天前

孙宇和李文博对视一眼,开始低声讨论需要准备哪些更深入的技术数据和应用案例。

程老爷子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好!有这股子劲头就好!遇仔,展会那天,我这把老骨头也跟你们去北京!我倒要看看,那些洋牌子和我们‘遇龙’同台竞技,到底谁更胜一筹!”

老爷子的表态更是让士气达到了顶点。

接下来的日子,“旭遇”基地进入了博览会前的最后冲刺阶段。研发中心夜以继日地对“遇龙”钓竿进行最后的优化调试;周凯带着设计团队,绞尽脑汁地构思如何在那狭小的展位上做出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林莉和毛蛋则忙着准备海量的中英文技术资料、宣传册,并协调样品运输、人员行程等繁琐事宜;孙宇和张伟联手,开发了一套简易的钓竿性能现场对比演示系统,准备在展会上让数据直观说话。

陈遇作为总指挥,穿梭在各个环节之间,协调资源,解决难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北京博览会对于“旭遇”和“遇龙”品牌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一次正名之战,是向国内外证明中国新材料和中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舞台。

然而,就在出发前一周,一股潜藏的暗流再次涌动。

这天晚上,张伟脸色凝重地找到陈遇和陈遇正在加班的林莉。

“遇哥,莉姐,有情况。”张伟的声音一如既往地简洁,但语气中的严肃不容忽视,“监测到一批新的异常网络访问,源头分散,但目标高度一致,集中攻击我们官网的‘展会信息’页面和‘遇龙’钓竿的预览图库。手法比之前更隐蔽,像是在试探我们的防御强度,并试图获取展品的详细技术参数和高清图片。”

陈遇眼神一凛:“能追踪到源头吗?”

“。难度很大,对方使用了高级匿名技术。但攻击模式显示,对方对我们的展会动态和‘遇龙’项目非常关注,不排除是‘渔火’升级了手段,或者……有新的对手入场。”张伟分析道。

林莉蹙起秀眉:“新的对手?国际上的?”

“有可能。”陈遇沉吟道,“日本那家公司的接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虎煌’材料性能数据,估计已经在某些圈子里流传开了。现在我们要推出终端钓竿,等于直接动了别人的蛋糕,引来更专业的窥探也不意外。”

“那怎么办?加强防御?”林莉问。

“防御要加强,但光防御不够。”陈遇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伟哥,能不能在展会资料里,适当设置一些‘信息陷阱’?”

“信息陷阱?”张伟和林莉都看向他。

“对。”陈遇解释道,“比如,在看似核心的技术参数上,做一些微小的、不影响整体性能但具有识别性的改动。或者,准备几份看似机密、实则内容可控的‘内部评估报告’,里面可以‘不经意’地透露一些我们预设的‘技术难点’或‘未来方向’。一旦这些被修改过的信息出现在竞争对手那里,我们就能反向锁定是谁在窃密,甚至误导他们的研发方向。”

张伟立刻明白了陈遇的意图,点了点头:“。可行。可部署水印技术和逻辑炸弹。”

林莉有些担忧:“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万一玩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