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辛苦了,成绩斐然!”陈遇首先肯定了所有人的努力,“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目前,我们有三个重点任务需要齐头并进。”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关键词:
“第一,巩固根基。全力保障新型树脂项目的工业化试生产,由孙宇、文博总负责,毛蛋哥协调资源,力争在两个月内实现小批量应用,并完成全面性能评估。这是我们的命脉所在,必须成功!”
孙宇、李文博和毛蛋郑重点头。
“第二,开拓市场。在稳固国内线上和经销商渠道的同时,开始着手调研海外市场可能性。莉莉、凯子,你们牵头,搜集国际钓具市场信息,特别是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研究准入标准、渠道特点和竞争格局。我们不急于求成,但要提前布局。”
林莉和周凯表示明白。
“第三,防范风险。”陈遇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渔火’黄明远聘请海外调查公司的事,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伟哥继续严密监控。我判断,他们很可能从两个方向下手:一是继续挖掘所谓我们的‘黑料’,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和商业合规方面;二是可能针对我们的海外拓展计划进行阻挠。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他看向林莉和毛蛋:“莉莉,毛蛋哥,公司内部的所有合同、账目、资质文件再梳理一遍,确保完全合规,经得起最严格的审查。特别是与工业大学合作项目的所有往来文件,务必清晰完备。”
“明白。”林莉和毛蛋应道。
“另外,”陈遇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开始有意识地积累和保护我们自己的‘秘密武器’。不仅仅是技术专利,还包括我们的核心工艺诀窍(Know-how)、关键供应商信息、以及未来可能的技术路线图。这些是‘旭遇’真正的核心资产,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
会议结束后,众人分头行动。陈遇特意留下了孙宇和李文博。
“孙宇,文博,新型树脂的产业化,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应对未来可能更激烈竞争的关键筹码。技术上还有没有难点?”陈遇关切地问。
孙宇思考了一下,答道:“主要难点在于工业化放大后的工艺稳定性控制。实验室小试和中试毕竟规模小,到了大生产装置上,温度、压力、混合效率等参数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性能。我们需要在生产线上进行大量的调试和数据积累,才能形成稳定的工艺包。”
李文博补充:“还有就是原材料批次差异性的问题。工业化生产用的原料来源更广,如何保证不同批次的原料生产出的树脂性能一致,也需要建立严格的原料标准和检验方法。”
陈遇点点头:“这些都是硬骨头,必须啃下来。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人员、设备、资金,优先保障你们这边。”
孙宇和李文博感受到陈遇的信任和支持,心中暖流涌动,表示一定全力以赴。
就在“旭遇”上下紧锣密鼓地夯实内功时,张伟预警的“暗战”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爪牙。
这天上午,林莉接到一个来自省城、自称是某国际知名商业杂志“记者”的电话。对方操着流利的英语,语气礼貌但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表示希望就“中国新材料企业的崛起”对陈遇进行深度专访,重点探讨“旭遇”的技术来源、专利状况以及快速发展背后的“秘密”。
林莉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她以陈总日程已满为由婉拒,但表示可以提供公司的公开介绍资料。对方却坚持要直接与陈遇对话,并暗示“掌握了某些可能对‘旭遇’不利的信息”,如果拒绝采访,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公之于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莉立刻将情况通报给陈遇和张伟。
“来了。”陈遇冷笑一声,“果然是这套路。先以采访为名探听虚实,施加压力,如果不配合,就准备抛出所谓的‘黑料’。”
张伟迅速追踪了这个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结果指向海外一家挂靠在某个知名媒体集团下的空壳公司,与之前监测到的调查公司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