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深耕国内市场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3086 字 14天前

“放心,财务和法务这边我会跟进。”林莉沉稳应道。

“至于海外市场,”陈遇强调了一下,“目前集中所有精力在国内。但‘虎煌’材料的出口,可以开始接触。毛蛋哥,你通过你父亲的关系,或者之前北京展会认识的渠道,了解一下国际材料市场的准入标准和潜在客户。我们只出口材料半成品,不涉及最终的钓具品牌,这样既能赚取利润,又能避免过早与国际钓具巨头直接冲突,还能借此了解国际技术动态。”

毛蛋拍着胸脯:“交给我!这事儿我擅长!”

会议结束后,整个“旭遇”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更加精准而高效地运转起来。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深知手中每一支钓竿都关系到公司的声誉和自家的分红,操作格外精心。实验室里,孙宇和李文博带领着新组建的研发小组,埋首于图纸和数据,开始勾勒“凌波”和“惊涛”的雏形。办公室里,周凯的团队策划着新一轮的营销攻势,林莉则统筹着资金和资源。

陈遇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时而与孙宇讨论新材料应用的细节,时而与王小虎查看生产线运行状况,时而与周凯审定宣传方案。他沉稳果断,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知。林莉默默关注着他,看着他日渐成熟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安宁与骄傲。前世的那个影子,早已被眼前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彻底覆盖。

然而,商海从来不会真正风平浪静。就在“旭遇”踌躇满志地规划新发展时,一股潜流正在悄然涌动。

这天下午,张伟罕见地主动来到陈遇的办公室,脸色凝重。

“遇哥。监测到异常网络活动。”张伟的声音依旧平静,但语速稍快,“有不明IP正在尝试渗透我们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陈遇眉头一皱:“供应商管理系统?目标是什么?”

“。重点在查询我们的碳纤维回收料主要来源、采购价格、以及……与工业大学新型树脂项目的物料往来记录。”张伟调出监控日志,“攻击手法很专业,绕过了我们常规的防御,但触发了蜜罐警报。”

陈遇的心沉了一下。对方不再仅仅满足于技术数据窥探,而是开始向上游供应链延伸。这显然是想掐住“旭遇”的原材料命脉,或者寻找供应链上的漏洞进行打击。

“能追踪到源头吗?”陈遇问。

“。IP经过多层跳转和伪装,最终指向海外,但与之前攻击王教授项目的IP集群存在技术关联性。”张伟分析道,“不是‘渔火’能独立完成的。背后有更专业的势力,很可能就是那些国际材料巨头。”

陈遇沉默片刻,眼中寒光闪烁。他料到国际对手不会坐视“旭遇”成长,但没想到对方的触角伸得这么快,这么深。新型树脂的成功,显然已经引起了真正的巨头的警觉。他们或许暂时不会直接针对“遇龙”这个品牌,但扼杀“虎煌”材料这个潜力巨大的技术源头,无疑是更有效率的策略。

“加强供应商管理系统的安全等级,对所有访问权限进行重新审核。”陈遇下令,“同时,通知我们的主要供应商,提高警惕,注意保护商业信息,特别是与我们相关的采购细节。毛蛋哥那边,也要提醒他,原材料采购渠道要更加注意保密和多元化。”

小主,

“明白。”张伟领命,正准备离开,又被陈遇叫住。

“伟哥,等等。”陈遇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能不能……想办法给对方传递一个信息?”

张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信息?”

“对。”陈遇转过身,眼神锐利,“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察觉了他们的动作,并且有能力做出反击。比如,在他们尝试入侵的路径上,设置一个无法忽视的障碍,或者留下一点……带有我们标记的‘小礼物’。”

张伟理解了陈遇的意图,这是某种形式的“亮剑”,在暗战中展示肌肉,震慑对手。他点了点头:“。可以做到。需要设计一个具有足够技术难度和辨识度的防御节点或反向追踪程序。”

“去做吧。把握好分寸,既要让对方感到疼,又不能留下明显的把柄。”陈遇叮嘱道。他深知,与这些国际巨头的暗战,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必须谨慎而果断。

张伟离开后,陈遇独自沉思。来自国际巨头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但国内市场也并非高枕无忧。

几天后,周凯带着一份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忧心忡忡地找到陈遇。

“遇哥,情况有点不对劲。你看这几家。”周凯指着报告上的几个品牌名字,“‘沧澜’、‘锐锋’,还有原本二三线的‘江川’,最近都推出了所谓‘高性价比’的台钓竿,宣传口径和产品定位,隐隐有对标我们‘遇龙·潜渊’的迹象。关键是,他们的定价比我们低三分之一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