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蛋也闻讯赶来,咧着嘴笑道:“嘿嘿,黄明远这老小子还是怂了,不敢不接!这下有好戏看了!咱们的‘潜渊’绝对能把他的‘烈焰’爆出渣!”
陈遇仔细看了“渔火”的回应函,冷静地说:“不要轻敌。黄明远既然敢接,肯定也有所准备。他们可能会选用特制的最优批次产品,甚至临时调整工艺。我们要做的,是从我们正常的量产批次中随机抽样,用最真实的产品力说话。孙宇,文博,这段时间加强对出厂产品的抽检频次和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孙宇和李文博齐声应道。
“凯子,媒体的对接和现场流程你来负责,务必做到公开、透明,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推敲。”陈遇继续部署,“这是我们树立技术品牌形象的绝佳机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放心吧,遇哥!保证办得漂漂亮亮!”周凯拍着胸脯。
看似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新厂区建设稳步推进,技术突破近在眼前,公开挑战也赢得了先机。然而,陈遇深知,黄明远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几天后的一个深夜,陈遇接到张伟从网络运营中心打来的加密电话。
“遇哥。”张伟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内容却让陈遇瞬间睡意全无,“。监测到针对新型树脂项目中试数据的定向攻击再次升级。攻击源使用了新的零日漏洞,绕过了我们部分外围防御。虽然核心数据无恙,但部分实验日志和进度报告可能已被窃取。”
陈遇的心沉了下去:“能评估损失吗?对方目的到底是什么?”
“。正在分析。从窃取数据的类型看,对方似乎更关注我们的工艺参数调整记录和试生产时间表。推测其目的并非单纯技术窃取,更可能是想掌握我们的产业化进度,寻找干扰或破坏的时机。”张伟分析道。
“黄明远没这个技术实力,肯定是背后的国际巨头在动手脚。”陈遇语气凝重,“伟哥,能不能反向追踪,哪怕只是警告一下?”
“。难度极大,且易暴露自身。当前最佳策略是加强内部隔离,并释放烟雾弹。”张伟建议。
“烟雾弹?”陈遇若有所思。
“。可伪造一份含有错误关键参数和延迟时间表的‘项目进展报告’,放置在易于攻破的服务器节点,诱导对方做出误判。”张伟解释道。
陈遇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好!就按你说的办。这份假报告,要把试生产时间推迟一个月,关键参数……比如催化剂配比,稍微偏离最优值,但要看起来合理。我们要给他们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项目遇到了瓶颈,从而放松警惕,或者……在他们认为的‘正确’时间点上采取错误行动。”
“明白。立即执行。”张伟领命。
挂了电话,陈遇毫无睡意。数字世界的暗战已经白热化,对手的触角远比想象的更深。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轮廓初显的新厂区。这里倾注了他和团队全部的心血,是“旭遇”未来的希望,也必然是各方势力觊觎和打击的焦点。
第二天,陈遇召集了核心团队,通报了网络攻击的最新情况(隐去了张伟的反制细节),强调了技术保密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对手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说明他们感受到了威胁。”陈遇扫视着众人,“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警惕。孙宇,文博,研发中心的内部网络要实行最高级别的物理隔离,所有核心数据异地备份。莉莉,加强对王教授实验室那边的沟通,提醒他们注意安全。毛蛋哥,新厂区的安保级别要提升,尤其是夜间巡逻,防止有人搞物理破坏。”
众人面色凝重地领命。他们都意识到,这场竞争早已超出了商业范畴,带上了几分没有硝烟的战争意味。
就在“旭遇”全力备战,应对来自暗处的冷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了门。
这天下午,市委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亲自陪同一位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士来到了“旭遇”的新厂区建设指挥部。这位女士自称姓韩,是某国家级行业报的资深记者,想要对“旭遇”这家迅速崛起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深度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