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遇眼神一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在搞标准战,暗地里是想垄断国内中高端碳布的现货供应,特别是我们‘雷霆’系列主打型号需要用的那种规格。”
他迅速做出部署:“毛蛋哥,你人脉广,立刻联系吉林、山西那边的几家国有碳纤维原丝厂,了解他们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进度。我们可以提前介入,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攻关钓具专用碳丝的规格。哪怕性能指标暂时比不过进口的,也要先把合作的桥头堡建立起来。”
“明白,我马上动身去吉林。”毛蛋雷厉风行。
“同时,”陈遇对王小虎说,“虎子,你从生产一线抽调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孙宇、文博的技术团队组成工艺优化小组。任务就一个:研究在保证‘雷霆’系列核心性能(比如腰力和顶钓值)不显着下降的前提下,能否通过结构设计的优化,比如调整铺层角度、采用混合编织技术,来降低对特定高端碳布的绝对依赖。我们要做好供应链被干扰的应急预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小虎用力点头:“遇哥你放心,咱们老师傅的手艺加上孙工他们的理论,肯定能琢磨出办法来!”
接下来的两个月,“旭遇”研发中心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孙宇带领团队泡在实验室和王教授的中试车间里,反复调整催化剂配比和投料工艺;王小虎和老师傅们则对着图纸和样品,一次次尝试新的卷制方案;林莉频繁往返于北京和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立项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先传来捷报的是孙宇团队,新型中低温固化催化剂在连续五个批次的试生产中表现稳定,关键指标全部达标,树脂固化温度成功降低至传统工艺的70%,能耗下降超过35%,且VOC排放远低于国际最严标准。专利申请立即提交。
紧接着,林莉也带来好消息:由“旭遇”主要参与起草的《钓具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初审,获得了行业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预计年内即可发布。这套标准充分考虑了国内产业链现状和环保趋势,为众多中小钓具企业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日利集团很快意识到“旭遇”并未如预期般陷入被动,反而在技术上开辟了新赛道。小野寺信在向总部的报告中写道:“……‘旭遇’的技术应变能力超出预估,他们正在试图绕过我们设立的标准壁垒……建议采取更直接的……”
然而,没等日利做出新的部署,陈遇决定主动出击。他接受了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亚洲材料工程应用研讨会”的邀请,决定在会上首次公开介绍“旭遇”在中低温固化树脂技术上的突破。
“这是最好的回应。”陈遇在行前准备会上对孙宇说,“我们要在专业的舞台上,用扎实的数据展示我们的技术实力和环保理念,打破日利的技术优越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