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播撒希望与铸就利剑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3807 字 14天前

选拔现场,可谓趣事百出,让人忍俊不禁。

有的小伙子膀大腰圆,一看就力气十足,被问到为什么想来,憨憨地回答:“俺爸说来了管饭,还能发工资……”引得众人哄笑。

有的则对钓鱼一窍不通,但听说能摸到各种高级钓竿,眼睛放光,不停追问:“那‘遇龙·潜渊’我能随便用吗?”

程老爷子看着这些朝气蓬勃却大多对钓鱼认知肤浅的年轻人,捋着胡须对陈遇笑道:“陈小子,你这是要在一片荒地上种庄稼啊,得费不少心思喽。”

秦老爷子则眯着眼,像打量璞玉一样扫过人群,低声道:“苗子倒是都挺精神,就看有没有那块料了。”

这时,一个略显瘦削但眼神灵动的少年引起了陈遇的注意。他叫李默,是厂里一位寡言少语的老师傅的儿子。在其他人或紧张或兴奋地喧哗时,他只是安静地站在角落,默默观察着周围,手里还无意识地模拟着抛竿的动作。

陈遇走过去,温和地问:“李默,你对钓鱼了解多少?”

李默抬起头,眼神清澈,不卑不亢:“陈总,我爸喜欢钓鱼,小时候常带我去河边。我看过很多钓鱼的书和录像,台钓的路亚的都看。我觉得……钓鱼不光是力气活,更是脑力活,得懂鱼,懂水,懂天气。”

这番话让旁边的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都微微点头。孙宇也推了推眼镜,多看了李默两眼。

陈遇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说得不错。待会儿实操环节,好好表现。”

实操测试主要是考察身体协调性、耐心和基本的模仿学习能力。项目包括无钩挥杆模拟抛投、穿针引线(考察手稳和耐心)、以及分组进行简单的团队协作游戏。

这下更是状况不断。有人挥杆动作僵硬得像抡大锤,差点打到旁边的人;有人穿针引线急得满头大汗,线头怎么也穿不过去;团队游戏里,更是有争强好胜不听指挥的,有缩在后面不敢出声的。

王小虎在一旁看得直咧嘴,对身边的苏婷小声说:“婷婷,你看那小子,那胳膊甩的,俺看着都怕他把竿子甩出去!这要是用咱的‘遇龙’,非得心疼死不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婷笑着掐他一下:“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把钓竿当宝贝供着?总得有个学习过程嘛。”

毛蛋则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跟周凯点评:“嘿,你看那个黑小子,力气不小,是个打窝子的好材料!”“那个戴眼镜的,手挺稳啊,适合搞调试。”

赵强则更关注学员们对气味的敏感度和动手能力,他拿着几个装着不同味型基础饵料的小袋子,随机让学员闻,并描述感觉,倒是发现了几个鼻子特别灵、对味道描述很精准的苗子,让他暗自记在心里。

经过综合评定,最终有三十名少年被录取为首批培训学员。李默因其沉稳的性格、灵动的思维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综合评分最高。

培训基地的改造工程在王小虎的督促下进展神速。旧仓库焕然一新,理论教室宽敞明亮,实操区建起了两个标准的竞技钓池,引入了活水循环系统,甚至还搭建了一个模拟溪流环境的小型路亚练习池。装备维护区内,工具齐全,王小虎亲自带着几个老师傅,将公司捐赠的各种新旧钓竿、渔轮、配件整理得井井有条。赵强要求的饵料实验室也格外醒目,超大的不锈钢操作台,强大的通风系统,琳琅满目的原料柜和器材,让赵强满意得直搓手。

教练团队也组建起来。除了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作为特邀总顾问和技术指导,毛蛋还从省体工队挖来了一位退休的竞技钓鱼教练负责体能和基础训练,又从本地钓鱼高手中聘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分别指导台钓和路亚。赵强自然也位列教练团,负责他最擅长的饵料课程。

开班第一天,陈遇亲自到场,看着台下三十张尚显稚嫩但充满期待的面孔,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同学们,欢迎来到‘旭遇’钓鱼培训基地。在这里,你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钓鱼,磨练的是耐心,锤炼的是意志,考验的是智慧。我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个机会,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未来,‘旭遇’战队的旗帜,或许就将由你们中的佼佼者扛起,驰骋在国内外的赛场上!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少年们异口同声,声音中带着青春的激昂与对未来的憧憬。

培训生活紧张而充实。白天是理论课和体能训练,晚上是技术讨论和装备维护。这些半大小子,正是能吃能闹的年纪,基地里整天充满了生机与……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动静。

而其中最热闹、味道最“丰富”的,莫过于赵强负责的饵料实操课。

“都把手洗干净喽!咱这活儿,虽说是跟泥巴香料打交道,那也得讲究个干净卫生!”赵强系着个白围裙(虽然很快就沾满了各种颜色),站在摆满瓶瓶罐罐、盆盆碗碗的操作台前,像个食堂大师傅,嗓门洪亮地训话。“饵料是给鱼吃的,但你得先把它当回事!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学员不小心把一杯水碰洒了,弄得操作台上一片狼藉。

“哎呦我的小祖宗!”赵强一拍脑门,“你这毛毛躁躁的,咋跟毛蛋一个德行!知道这杯水里俺加了啥独家秘方不?浪费了啊!今晚留下来,帮我把所有量杯都洗一遍!”

那学员吐了吐舌头,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旁边的学员窃笑,被赵强一眼瞪过去:“笑啥笑?你开的这饵,水比不对!太干了!跟撒哈拉沙漠似的,鱼能爱吃吗?重开!”

他穿梭在学员们中间,时而拿起一团饵料在手里捏两下,眉头紧锁:“这粘度不够,到底层都散没了!加一点点粘粉!”时而又凑到鼻子前闻闻,摇头晃脑:“嗯…这个腥味有点冲过头了,得用谷物香调和一下,记住,饵料讲究个层次感,不能一股脑把味道都怼进去!”

他教学员们识别各种基础饵料和添加剂的气味,有个学员被某种浓烈的腥味剂熏得直皱眉头。

赵强见状,哈哈一笑,把自己那因为常年接触各种香料、略显粗糙的大手伸到那学员面前:“咋地?这就受不了了?闻闻俺这手!这才是‘男人’的味儿!这里头融合了九九八十一种精华,鱼闻了就走不动道!”

学员们看着赵强那“自豪”的神情,既觉得好笑,又莫名地对这位不拘小节的老师产生了敬意和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