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诞生,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诸神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炽阳神族的一位神将自己的火焰法则简化,传授给凡人取火的方法;厚土神族的一位神教会凡人耕种土地、冶炼金属;绿茵神族则教给凡人辨认草药、驯化野兽……
起初,诸神与凡人的关系如同“父母与子女”。诸神为凡人提供庇护,凡人则用最虔诚的崇拜回应诸神——他们为诸神建造宏伟的神庙,用最珍贵的祭品表达敬意,将诸神的事迹编成歌谣传唱。
但随着凡人数量增多、智慧增长,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一部分凡人不再满足于诸神的“给予”,开始尝试自己探索世界的奥秘:他们通过观察星辰的运转,总结出初步的“天文历法”;通过研究草药的特性,开创了“原始医学”;通过模仿诸神的法则,摸索出不依赖神力的“符文之术”。
这种变化让部分诸神感到“新奇”,也让部分诸神感到“不安”。一位保守的厚土神族长老认为:凡人的职责是“崇拜与服从”,过度追求智慧会打破“神凡秩序”。他降下惩戒,让一片凡人聚集的城邦遭遇地震,试图让凡人重新敬畏神力。
然而,这次惩戒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幸存的凡人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努力地研究“防御地震的方法”,他们用石块加固房屋,在城邦周围挖掘抗震的沟壑,甚至通过祭祀向其他诸神求助。绿茵神族的女神于心不忍,悄悄降下“大地预警”的能力,让凡人能提前感知地震的来临。
这件事标志着“神凡关系”的第一次裂痕,也让诸神内部产生了分歧:“秩序派”诸神认为应该确立神的绝对权威,限制凡人的发展;“自由派”诸神则认为应该尊重凡人的选择,让他们自由成长;“中立派”诸神则持观望态度,认为时间会给出答案。
无限龙蛇的意识掠过那片经历地震的城邦,看到凡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时眼中的坚韧,也看到不同派系的诸神在虚空中争论时的认真。他没有介入,因为他知道,“分歧”本身也是演化的一部分——没有分歧,便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便没有真正的“自由演化”。
第四章:神国林立,法则交锋
随着神凡关系的复杂化,三千初始神也逐渐从“松散的族群”演变为“有组织的神国”。每个神国以一位“主神”为核心,聚集着法则属性相近或理念相合的诸神,拥有自己的疆域、信徒与独特的文明体系。
炽阳神族中,那位最早觉醒的光芒之神凭借强大的力量与威望,成为“光辉神国”的主神。他主张“以光明驱散一切黑暗”,其神国疆域内,天空永远晴朗,大地充满温暖,凡人信徒以“追求正义与光明”为最高信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法律体系,对“邪恶”(他们定义的邪恶)的惩罚极为严厉。
厚土神族中,一位掌控“平衡法则”的神建立了“大地神国”。他的理念是“万物相生相克,不可偏废”,其疆域内既有肥沃的平原,也有贫瘠的荒漠,既有温和的种族,也有凶猛的异兽。他允许凡人信徒信奉其他神灵,只要不破坏大地的平衡,甚至鼓励信徒研究“黑暗与阴影”的力量,认为那也是世界的一部分。
绿茵神族则没有建立统一的神国,而是分成了无数个“森林部落”,每个部落由一位擅长不同生命法则的神统领。他们的信徒与自然共生,住在用活树搭建的房屋里,与野兽共同生活,认为“生命没有高低贵贱,只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法则系诸神的组织形式最为奇特。掌控时间的神在一颗自转周期与宇宙时间流速完全同步的星辰上,建立了“时光神殿”,殿内只有他一位神,却收纳了无数凡人记录的“历史卷轴”,他很少干涉外界,只默默观察着一切的兴衰。掌控空间的神则在各个神国之间开辟出“虚空集市”,允许不同神国的神与凡人在此交易,从法则碎片到稀有材料,无所不有,而他只收取“空间通行费”。
神国林立的格局,让诸神宇宙进入了“法则交锋”的时代。不同神国的法则在交界处相互碰撞、融合,产生了无数新的“次级法则”:光辉神国的“光明法则”与大地神国的“平衡法则”碰撞,诞生了“有限光明”法则——光明不再绝对,会随环境变化而强弱;大地神国的“物质法则”与虚空集市的“空间法则”融合,诞生了“空间储物”法则——凡人也能通过符文制作“储物袋”。
小主,
这种交锋有时也会引发冲突。光辉神国认为大地神国容忍“黑暗生物”的存在是“对光明的亵渎”,曾派神使前往交涉,要求驱逐黑暗生物。大地神国的主神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只是带着光辉神国的神使参观了黑暗生物的栖息地——那里的黑暗生物虽然外形狰狞,却在默默清理着大地产生的“腐败能量”,是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神使最终无功而返,但光辉神国与大地神国的信徒之间,却因此产生了摩擦,甚至爆发了小规模的“信仰战争”。凡人在战场上厮杀,而诸神只是在虚空中看着——他们遵守着一条无形的规则:神不直接参与凡人间的战争,除非涉及神国的核心利益。
无限龙蛇的本源龙珠因这些法则交锋而微微震颤,珠内的本源之海也因此多了几分“活力”。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些碰撞产生的次级法则,正在悄悄丰富着诸神宇宙的“法则库”,让这个宇宙的根基越来越稳固。
第五章:不朽之惑,神之求索
三千初始神拥有“不朽性”,这是无限龙蛇赋予他们的礼物,却也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了他们最大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