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今诗心叩仙门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1575 字 15天前

他这话问得随意,我却心中凛然。诗仙的直觉,果然敏锐得可怕。

我知道,不能暴露穿越者的身份,但可以展现“天外”的视角。我斟酌着语句:“晚生乃一游学之人,来自……很远的地方。偶得异人传授,读过一些……或许尚未流传于世的诗文理论,也见识过不同于中原的风物与思想。故而,看事物或许角度有些不同。”

“异人?尚未流传于世?”李白眼中精光一闪,兴趣更浓,“譬如你方才所言‘诗在千秋之后’?莫非你能知后世如何评说我等?”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领域,但也充满了诱惑。我决定冒险一试,选择性地透露一些信息。

“后世评说,浩瀚如烟,晚生岂能尽知?只是……偶有所感。”我避开直接回答,转而说道,“譬如李翰林您,后世之人爱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自信,亦爱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岸不羁。但或许……更打动无数后人的,是那看似最简单的二十个字。”

“哦?哪二十个字?”李白显然被勾起了好奇心,连身体都不自觉地微微前倾。

我清了清嗓子,用尽可能平静而清晰的语调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声落下,周遭仿佛安静了一瞬。连不远处的小书童张甘都停下了擦拭栏杆的动作,呆呆地望过来。

李白愣住了。他脸上的狂放不羁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审视,更有一种被无意间触碰到内心最柔软处的震动。这首诗,或许是他某次醉后信口吟来,或许是他旅途孤寂时随手记下,从未想过它会有多么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如此浅白俚俗之句,竟能……”他喃喃自语。

“正是因其浅白,方能跨越千年时光,触及每一个离人之心。”我适时接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见月思乡,便能想起这四句诗。诗之生命力,有时不在辞藻之华丽,典故之深奥,而在其情之真,其感之普世。后世有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或许正是对您这种返璞归真之作的最高赞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反复咀嚼着这十个字,眼神越来越亮,仿佛有星火在其中点燃。他猛地一拍栏杆:“妙!妙极!此言深得我心!小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