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红衣男孩案2

胡不凡看完了由最初到场的当地警方提供的案件资料。

也算了解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

因为每一页纸上都夹着的现场照片,结合着案件描述,是越看越觉得诡异。

照片中一个平头瘦弱的少年,穿着大红色的连衣裙。

加上身体各处捆绑的特写,还有脸上的浓妆,让人看得十分不舒服。

胡不凡接着向后翻,就看到了老秦与封队的笔迹记录。

“以急至,耐深山,路远且崎岖,一天半至。”

这开头的第一句字虽少,意思却很容易理解。

虽然老秦和封队接到信息后,以最快的方式向案发的双星村赶。

可这巴蜀之地,山村大多交通不便,更别提通车了。

所以等他们赶到时,已经是案发一天半之后了。

这期间本地警方一定顶了不少压力,才让现场依旧保持完好。

接下来,咱们就以老秦他们的视角,从到达现场开始讲起。

当老秦走进小村子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处普通的民宅,四周围了好多村民。

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当地警方处理这种案件的经验不足,只顾着保护现场,未想到管控舆论。

这种不寻常的诡异事件,传得特别快。

几天就能引爆全国的舆论,到时候会给警方下定论造成巨大的压力。

老秦和封队也没穿警服,只能挤进了人群,才与守备的民警说明了身份,进到了案发现场。

可两个人这一进屋,就听屋外人群开始吵嚷了起来。

“凭什么那两个人让进,我们不让进。我们还是本村的呢!”

“就是,那两个人就不怕破坏现场了?”

好奇的心谁都有,也是没办法。

到了这时也不能再去想村民们怎么议论了。

时间过了这么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控制住的。

还是先看一下案发现场吧。

两个人与一般主管痕检的警察不同,围着老旧的民宅先转了一圈。

看了看布局风水,感觉还是一处藏风聚气之处,挺适合人居住的。

以山势地理看,地下应该也不存在什么古墓老坟,风水上不成问题。

房子的建筑风格也属于普通的巴蜀民居,很周正规矩。

并没有像来时路上想的,会不会南栅墙高于北栅墙,致阴阳颠倒,家中男子会出现女性化的特征。

四周看了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这才进了里屋去看死者尸体。

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可是看到匡志均的死法后,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旁的封队更是在看到死者第一眼时,下意识地念出了一句 “五行散魂!”

老秦被他这一提醒,从上看到下,还真是!

上面的房梁为木。

男孩里衬的泳衣为水。

外罩的大红连衣裙为火。

脚上吊着的秤砣为金。

秤砣拖拉到地上连了土。

由上至下是个 “木、火、水、金、土” 的五行散魂阵!

但.......这是不是过分解读了呢?

这种小阵法会让人死后魂魄飞散,怕的是死后化成厉鬼去找凶手复仇。

但是这一般出现在双方有极端的怨恨之下,会些法门的凶手就会用这样的方法,让死者的死后连点残魂都留不下,可这一般出现在仇杀的案件里。

但根据当地警方的走访记录,这匡家就是户老实巴交的农村人,世代生活在这山村里,夫妻两个人交际面十分简单,并没有什么仇家。

特别是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匡志均,可是人畜无害的存在。

哪里会有人费这力气做这种事。

老秦和封队对视了一眼,好像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 “应该是想多了” 那种意味。

两个人都没有选择先去动尸体,而是围绕着这间不大的里屋观察了起来。

因为搜寻的方向不同,痕检科的同事很有可能有所遗漏。

这一看,果然有发现。

在里屋的木床下发现了半截白蜡烛。

这东西普通人看来就是防备家里停电用的。

但是老秦和封队却不这么看,一般农村小卖部中卖的蜡烛,大多是红色的。

除了白事外,一般家庭不会准备白色蜡烛,有些不吉利。

封队看到白蜡烛的一刻,突然想到了什么。

起身就去房间的四角看了一下。

果然,他猜的没错!

房间的四个角上都有一点水印。

虽然这么多天已经干了,可匡家的地面是土地,通过土质的变化还是能看出一些。

封队的脸色一变,回头看向老秦道出两个字 “拘魂!”

老秦看封队的动作,心里也有了一些猜测。

但是听到这两个字,脸色也是一变,随即也想到了什么。

拿过房间中的一把木椅子,一脚踏了上去,小心翼翼地查看那男孩尸体的眉心位置。

果然,两个人猜得没错。

那男孩眉心有一个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