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山洞的中间位置就被清空了。
封队找了块木板,从包里掏出了朱砂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木板上面正中的位置写了个“仙”字,中间并排写了两个名字:常金花,常银花。
最下面居中写了个“位”字,然后跟乔飞讲道:“胡、黄、白、柳、灰的蛇仙被称作柳,是以他们的身形如柳条而称之,所以称为‘柳仙’。”
“但实际蛇仙都姓‘常’,对应的是‘长’,这跟东北地区跟蛇叫长虫有关。”
乔飞忙着追问道:“那……胡是狐仙,黄是黄仙,可刺猬为什么叫白仙呢?”
“灰家仙姓灰吗?”
封队写完,找了几块石头堆好,将木牌插了进去:“刺猬叫白仙,也姓白,是因为上了年岁的老刺猬都是白色的。”
“而灰家仙并不姓灰,姓的是‘窦’,原因嘛,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
封队讲到,隋末唐初时期,有一位传奇的农民起义领袖叫窦建德,以“仁义”着称于乱世。
他出身于清河漳南,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东北部。
窦建德年轻时,为反抗隋炀帝的苛重徭役,带领附近一个村的村民反抗起义。
可一仗打下来,死伤的兄弟无数,他只能带着几个残兵逃回了乡。
为了厚葬这些同生共死的弟兄,他变卖了自己的祖宅和耕牛,购买了棺材。
但要下葬时,没钱请人立坟了,同村的人害怕被他连累,躲避都来不及呢,更别说过来帮忙了。
窦建德就自己冒着大雨徒手挖坑,正当他累得快晕倒时,地面塌陷,地下露出了一个大洞,洞中是一片密密麻麻的老鼠。
其中一只如猫般大小的老耗子,见到窦建德后,不但没有吓走,也没有怪他破坏自己的洞府而进行攻击,反而爬出来,向着窦建德拜了三拜。
然后唤来更多的老鼠一起挖洞,很快就将窦建德那些死去弟兄的坟坑挖好了,还帮着下葬埋土。
窦建德见这些老鼠如此帮助自己十分感动,便以厚土为炉,插草为香,自己磕了三个头,跟那些老鼠说,与他们拜了生死兄弟。
后来窦建德的起义,仗越打越顺。
几年后在乐寿,也就是河北乐县,自封为“长乐王”,建立了政权。
再后来,正式建立了大夏国,自称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