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自动化控火符阵

这需要极其精密的符纹设计和大量的计算推演。姜逸几乎不眠不休,在地上、在兽皮纸上画满了各种复杂的符纹回路和灵力流向图,不断模拟、修正。系统也全力辅助,进行虚拟符阵的构建和稳定性模拟。

最后,需要“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指令,实际调节丹炉的火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控制一个能调节火焰大小的法阵的灵力输入。姜逸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控火符”,其激发出的火焰大小,与输入符箓的灵力强度成正比。将这个控火符作为执行终端即可。

小主,

经过近十天的疯狂钻研和无数次虚拟模拟失败后,一个理论上可行的“自动化控火符阵”系统设计图,终于在他脑海中成型。系统将其命名为“MK-I型灵能PID温控系统”。

设计图分为三个核心模块:

1. 热敏传感符环:由热敏晶镶嵌而成的环形符阵,紧贴丹炉外壁,实时将温度转化为阻抗变化,输出代表实际温度(PV)的灵力信号。

2. PID灵算阵盘:核心处理器。一个巴掌大小、布满了层层叠叠、极其复杂精密符纹的玉质阵盘。它接收传感符环的信号,与内部预设的设定温度(通过调整阵盘中心几颗可移动的“设定灵石”的位置来设定SP)进行比较,经过符纹网络进行P、I、D运算,输出控制信号。

3. 控火执行符:标准的低阶控火符,贴在丹炉底部,接收PID阵盘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火焰强度。

三个模块之间,通过用“导灵银丝”编织的灵缆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

理论设计完成,接下来是制作和测试。这需要精细的符箓绘制和阵法铭刻手艺,以及相应的材料。姜逸的灵石再次告急,他不得不忍痛出售了两枚自己炼制的、品质上乘的融灵散,换取了必要的材料:品质上佳的热敏晶、空白阵盘玉、导灵银丝、高级符纸和灵墨。

制作过程更是艰辛。铭刻PID灵算阵盘上的微缩符纹,要求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度,稍有差错,整个逻辑就会混乱。姜逸失败了数次,浪费了不少珍贵材料,心疼不已。但他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手法更熟练,对符纹的理解更深。

终于,在考核过去将近一个月后,一套看起来颇为怪异、由晶环、玉盘、符箓和银丝组成的“MK-I型灵能PID温控系统”原型机,摆放在了姜逸的丹炉旁。

能否成功,在此一举。

姜逸深吸一口气,将系统安装就位。热敏传感符环紧贴炉壁,PID灵算阵盘放在一旁,控火执行符贴在炉底,银丝连接无误。他小心翼翼地向阵盘中心嵌入灵石,设定了第一个目标温度:150℃(炼制聚气丹的初始投料温度)。

然后,他点燃了丹炉底部的一小簇引火草。

火焰升起的一刹那,热敏晶环微微发光,PID阵盘上的符纹依次亮起,如同电路板通电,发出微弱但稳定的灵光。阵盘中心的几颗灵石位置微调,代表设定值。紧接着,贴在炉底的控火符泛起红光,一股灵力波动传出,那簇小小的火焰仿佛被无形的手操控,开始稳定地燃烧,并缓缓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