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灵石能源转化核心

【数据库交叉比对中……筛选出三种潜在催化材料:‘引灵粉’(常用于低阶聚灵阵)、‘燃石髓’(低级火系符墨成分)、‘共鸣金箔’(传音法阵材料)。】

【模拟表面吸附与反应……推演中……】

【初步结论:燃石髓成分(主要含硫磺、硝石及微量火系灵矿粉末)在特定温度(约150-200℃)下,其表面活性位点可能与灵石表面低活性灵子产生微弱共振,降低其逸散能垒,促进灵子与虚灵气结合,生成低强度、频率稳定的‘基础灵力流’。转化效率预估:1%-3%。】

小主,

效率只有1-3%!低得可怜!但姜逸却眼睛一亮!低效没关系,关键是证明了原理可行!而且,这燃石髓是常见低阶材料,成本低廉!

“就从这里开始!”姜逸立刻行动起来。他再次前往坊市,采购了大量燃石髓粉末和几块下品灵石,同时购买了一个厚壁的小型陶罐和一些耐高温的导灵陶瓷管——他准备先制作一个最简陋的“灵石燃料电池”原型机!

回到丹房,他无视了即将到来的核查,全身心投入到能源核心的研发中。他将一块下品灵石研磨成细粉(以提高反应接触面积),与燃石髓粉末按不同比例混合,压制成小圆片作为“燃料芯”。将燃料芯放入陶罐中,连接导灵陶瓷管作为“电极”输出端。然后,将陶罐密封,仅留出气孔(模拟虚灵气环境),并开始从外部缓慢加热,寻找最佳的催化反应温度区间。

实验过程充满了失败和危险。比例不当,要么毫无反应,要么瞬间反应过度,将陶罐炸裂!温度控制不佳,催化失效或产生不稳定、杂乱的灵力脉冲,烧毁导灵管。姜逸的脸几次被飞溅的陶片划伤,但他毫不在意,眼中只有不断跳动的实验数据和系统反馈的灵力流波形图。

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尝试后,他终于找到了一组相对稳定的参数:灵石粉与燃石髓比例7:3,压制密度适中,反应温度维持在180℃左右。在这个条件下,连接在导灵管末端的、一块用于测试的微弱照明石,发出了持续而稳定的光芒!虽然光芒很弱,但不再闪烁!

“成功了!初级灵石催化能量转化装置,原理验证通过!”姜逸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测量了输出灵力流的强度和稳定性,虽然效率确实只有约2%,输出功率仅能点亮照明石或驱动最简易的符箓,但这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这意味着,他找到了一种将固态灵石能量转化为稳定可用灵力流的方法!

他立刻将这个简陋的“电池”连接到了MK-II型控火符阵上,替代部分灵柴供能。阵盘上的符纹稳定亮起,控火精度甚至因为能量源更稳定而有所提升!虽然一块下品灵石在这种低效转化下,只能支撑控火阵盘运行几个时辰,但意义非凡!

就在他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准备进一步优化催化剂配方和反应器结构时,核查的日子到了。

来的不是普通杂役弟子,而是刘执事亲自带队,还有两名账房弟子,拿着厚厚的账册,面色严肃。

“姜逸,执事堂核查用度,依例进行,你需如实禀报所有物资用途,并配合查验丹房。”刘执事板着脸,公事公办地说道,但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似乎认定姜逸无法解释清楚。

“弟子遵命。”姜逸面色平静,将刘执事一行人引入丹房。

丹房内景象,让刘执事和账房弟子都愣了一下。三个丹炉并排而立,各种前所未见的器械(控火阵盘、检测仪原型机、简陋的离心机模型等)摆放有序,虽然略显拥挤,却透着一股井井有条的“工坊”气息,而非传统丹修的凌乱。

刘执事强压诧异,冷声道:“姜逸,据账册记录,你近月消耗灵柴三百捆,空白符纸五百张,低阶灵材如热敏晶、导灵银丝等数量更是异常!这些物资,作何用途?是否与炼丹无关,浪费宗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