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爆炸当量测算实验

实验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远离宗门核心区域,避免惊扰和意外伤害,同时地形相对开阔、规则,以减少地形对冲击波传播的干扰。在丹霞长老的协调下,姜逸选定了流云宗后山一处废弃的试炼谷。这里人迹罕至,四周有山体屏障,谷底平坦,符合实验要求。

安全措施是重中之重。姜逸亲自规划了安全区域、观测掩体,并安排了多名弟子穿着最新的灵力绝缘防护服在关键位置值守,配备了应急救治设备和通讯符阵。所有参与实验的弟子都进行了严格的安全培训。

第一次标准爆炸试验开始了。实验对象是一张标准的“轰雷符”,其理论能量释放相当于十斤TNT炸药,是流云宗常用的低阶攻击符箓。姜逸将轰雷符固定在谷底中央的一个特制引爆架上,周围半径五十米到三百米的不同距离处,埋设了十几个灵压传感器和辐射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各单元报告准备情况!”

“一号传感器就位!”

“频谱仪校准完成!”

“观测点安全确认!”

……

“引爆!”

随着姜逸一声令下,负责引爆的弟子远程激活了符箓。只见谷底亮起一团刺眼的雷光,紧接着一声闷雷炸响,一股肉眼可见的空气激波向四周扩散开来,卷起地上的尘土。

几乎在爆炸发生的瞬间,各传感器的数据如潮水般涌回临时搭建的数据记录中心。系统快速处理着海量数据:冲击波到达每个传感器的时间、超压峰值、持续时间、频谱成分、光辐射强度……

【数据初步分析:冲击波传播速度约340米/秒(接近音速),超压峰值随距离衰减符合理论模型。综合测算能量释放约相当于9.8斤TNT,与理论值误差2%,在可接受范围。】

【警告:检测到伴随的雷属性灵波辐射,能量约占爆炸总能量的15%,需在后续模型中考虑灵能成分的贡献。】

首战告捷!测算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测量系统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弟子们兴奋不已,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精确地“量化”了一次爆炸的威力。

姜逸没有停歇,紧接着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试验:使用多张轰雷符同时引爆、测试不同属性攻击符箓(如火球符、冰爆符)的能量特性差异、甚至尝试了小当量的灵石可控爆裂实验(将灵石置于特殊符阵中引导其能量瞬间释放)。每一次试验都获得了宝贵的数据,不断修正和完善着爆炸当量的计算模型。姜逸发现,不同属性的灵能爆炸,其冲击波特性、灵能辐射比例都有显着差异,必须建立更细化的分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