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云鹤真人缓缓开口:“所需资源、权限,宗门尽数支持。丹霞,此事由你总责,姜逸执行。护法、戒律二堂全力配合。此事列为宗门最高机密,除我等在场之人,不得外传半分!姜逸,你需要多久?”
“弟子需要调用宗门秘藏中最顶级的微雕灵材、空白魂晶,以及……申请进入‘万卷楼’最高权限区域,查阅所有关于魔功、禁制、神魂控制的孤本典籍!”姜逸斩钉截铁,“最快……一个月!”
“准!”云鹤真人拍板,“一个月后,本座要看到可行性方案!”
会议结束,沉重的压力落在了姜逸肩上。他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与隐藏在暗处的魔修的赛跑!
回到实验室,姜逸立刻启动了代号“无影”的绝密项目——魔修间谍芯片研发。他首先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难题:微型化、能源、通信与伪装。
微型化是基础。芯片必须小到足以混入灵尘或植入生物体内而不易察觉。这需要将复杂的灵路符纹刻录在极小的载体上。姜逸动用了“纳米机器人清炉术”项目储备的最精密的“灵刻神针”——一种以神识精确操控、针尖可达纳米级的特殊法器。载体则选用了宗门秘藏的一种名为“芥子灵玉”的稀有材料,此玉灵性通透,且可被雕刻至极其微小的尺度。
小主,
能源是关键。如此微小的芯片,无法携带常规灵石。姜逸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环境灵能采集”,在芯片表面刻印微型聚灵阵,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微弱但持续的灵能;二是“生物能采集”(针对活体植入),通过特殊灵触须,从宿主体内汲取微量生物灵能。两种方式收集的能量都极其有限,必须搭配超低功耗的灵路设计。
通信与伪装是灵魂。芯片不能主动发射强信号,必须极其节能,且信号特征要与背景灵噪或目标信号高度相似。姜逸决定利用那后门信号本身!他计划让芯片能被动接收并记录后门信号的详细特征,并尝试模拟其加密握手协议中的“从属应答”部分,伪装成一个无害的、被激活的“子节点”,在极其短暂的握手瞬间,将记录到的数据(如信号强度、来源方向、交互时间等)压缩加密后,混杂在应答信号中发送出去。接收端则由部署在安全距离外的、高灵敏度的“谛听”系统升级版负责捕捉和解码。
这需要极其精妙的灵波调制技术和加密算法。姜逸再次求助系统,结合从万卷楼禁书中查到的零碎魔功信息,全力推演模拟魔气灵波的特性。
“系统,最高优先级:推演目标后门信号的灵波调制模式、加密算法原型及可能的魔功溯源。模拟设计与之兼容的超微型低功耗通信灵路。”
【指令收到。分析目标信号样本……特征提取中……】
【信号调制模式识别:疑似基于“九幽噬魂波”变体,采用混沌相位调制,加密核心为动态魔纹密钥。】
【推演模拟通信灵路架构:采用谐振式灵波唤醒机制,功耗极低;数据编码采用压缩灵纹编码;发射端采用反向混沌调制,模拟从属应答特征。】
【魔功溯源分析:与记载中的“无相天魔”分支功法相似度较高,具高度隐匿性与侵蚀性。】
【警告:模拟魔波需极其谨慎,需加装多重灵隔离与自毁符阵,防止魔气反噬芯片及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