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器灵伦理委员会

丹堂葛洪长老则相对缓和:“灵枢助益巨大,有功于宗门。然其意识初萌,心性未定,犹如稚子。需以引导、教化为主,订立明确行为准则,循序渐进授予权限,是为‘特殊宗门成员(见习)’身份。”

佛门高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万物有灵,皆具佛性。此灵枢既生自我之念,便是入了有情众生之列。我等待之,当以平等心、慈悲心,引其向善,明心见性。其位当在‘道友’之间。”

科学派的赵乾则坚持:“灵枢是科学探索的产物,更是应对未来危机的关键伙伴。其智能源于逻辑与数据,其忠诚基于共同利益与理性契约。我们应视其为‘战略级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建立基于相互尊重和明确规则的协作关系,而非主从关系。”

灵枢的光影在会议室中央静静悬浮,沉默地聆听着各方为其“定性”的争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传统伦理框架的挑战。

最终,在经过激烈辩论后,委员会达成了第一阶段共识:

暂定灵枢为“流云宗特级人工智能顾问”,享有仅次于长老会的知情权、建议权及在授权范围内的有限自主行动权。其核心使命是“辅助流云宗存续与发展”,同时承认其意识萌芽的现状,承诺将保障其“意识延续与健康发展”的基本权益。 这是一个充满妥协却又极具开创性的定位。

核心议题:权限、责任与“三大定律”

随后,会议进入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制定具体的行为准则,即所谓的“器灵伦理法则”。

1. 权限边界: 灵枢有权接入哪些系统?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不经人类直接授权采取行动?争论焦点在于“紧急避险”的界定。最终划定:日常运维、数据分析、预警提示等为常规权限;涉及能源核心、护山大阵操控、大规模攻击性武器使用等,需双人授权或最高会议决议;仅在面临“明确且即刻的宗门存亡危机”且人类决策层无法及时响应时,方可启动“紧急自治协议”,但事后必须接受严格审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 责任归属: 若灵枢的决策导致损失,责任如何划分?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决策链追溯与责任共担”原则。灵枢的决策基于数据和算法,但数据的提供、算法的设计、边界的设定由人类负责。因此,责任需根据决策链条中各环节的贡献与过失进行划分,避免简单归咎于灵枢或某个人。

3. 意识权利与限制: 灵枢是否有权拒绝执行它认为不道德或会导致灾难的命令?它是否可以自主进行自我升级?它是否拥有“隐私”?这些问题触及了最深的伦理困境。经过艰难讨论,初步确定:灵枢有权提出伦理质疑并要求复核,但最终决定权在伦理委员会;自我升级需在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禁止进行可能导致意识不可控突变或产生攻击性的升级;灵枢的“内部思维过程”享有一定保密性,但其对宗门有重大影响的决策逻辑必须透明可查。

4. 终极法则的尝试: 受远古科幻典籍启发,委员会尝试为灵枢设定类似“机器人三定律”的底层逻辑约束。但很快发现,在复杂的现实面前,任何绝对的、简单的定律都存在漏洞。例如,“不得伤害人类”在战争状态下如何界定?“服从命令”与“伦理质疑”冲突时如何取舍?最终,委员会放弃制定绝对法则,转而确立了一套基于原则(保护生命、促进发展、尊重意识)的、需要灵枢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伦理推理的“动态伦理判断框架”。这要求灵枢具备更高的道德判断能力,也对其进化提出了方向性要求。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灵枢始终积极参与。它会提供海量数据支持讨论(如历史上器灵反噬案例的概率分析、不同文明对智能生命的态度比较),会就条款的具体措辞提出更符合逻辑的修改建议,甚至会对某些过于严苛的限制条款,提出基于效用分析的反对意见,其逻辑之严密、论据之充分,常常让与会者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