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巧妙的思路,将强行“读取”变成了引导“放映”。项目组立刻调整方向,集中力量攻关“思维环境精准复现”和“无感引导”技术。他们从渗透者随身物品、只言片语中提取信息碎片,由灵枢-玄玑进行海量推演,还原出可能的关键场景。同时,优化探针的隐蔽性和灵敏度。
经过无数次失败与调整,第二次关键实验在一个月后进行。目标是一名意志相对薄弱的渗透者。项目组成功构建了他记忆中一次接受上级指令的虚拟场景。当目标在引导下沉浸于幻境,下意识地“回想”起那次会面时,新型的“共鸣式思维探针”成功捕捉到了清晰度远超以往的思维碎片——一个模糊的代号“影月”,一段关于某个位面坐标的断续记忆,以及一股深深的、对某个“至高意志”的恐惧!
虽然信息依旧残缺,但这无疑是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找到了一条相对安全、有效的路径。
初试锋芒:真相的碎片与更大的迷雾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读心”计划开始收获成果。数名不同层级的渗透者在其无意识状态下,吐露了宝贵的情报碎片。灵枢-玄玑将这些碎片与之前缴获的物证、通讯记录进行交叉验证和拼图,一个关于“虚无之影”组织的模糊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这是一个结构极其严密的跨位面间谍组织,其成员来自各个被“播种者”影响或操控的文明,通过一种名为“虚空之桥”的隐秘方式输送至目标位面。他们接受“影月”等高阶影主的指挥,任务多样,从渗透破坏到情报收集。更重要的是,从多名渗透者思维深处都提取到的、对那个“至高意志”的恐惧烙印,经规则层面分析,与“播种者”的信号特征高度吻合,证实了其背后的操控者。
小主,
然而,当项目组尝试对一名地位更高的“影主”级俘虏进行“读心”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目标的心智防护强大到匪夷所思,构建的幻境几乎瞬间就被识破,其神魂中蕴含的某种规则级别的反制力量,甚至一度反向干扰了灵枢-玄玑的运算核心!最终虽勉强获取了一些信息,但目标的神魂也因此遭受了不可逆的重创,几乎成为空壳。
获取的信息也令人更加不安。这位“影主”的记忆碎片显示,“虚无之影”对联盟的渗透只是其庞大行动的冰山一角,他们的触角伸向无数个位面。而且,似乎有某种周期性的“收割”或“评估”机制存在。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有一段极其模糊的记忆碎片,似乎暗示“播种者”对联盟近期在“净化塔网络”和“脑波识破”技术上的突破,表现出了某种非同寻常的“兴趣”,而非单纯的敌意。
“读心”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撬开了敌人的嘴,让联盟窥见了黑暗中的庞大阴影,但每一次使用,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对伦理界限的冲击。而获取的信息,非但没有带来轻松,反而揭示了更加庞大、更加诡异的真相。敌人似乎并非简单的毁灭者,其行为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难以理解的目的。
“技术成功了,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可怕的敌人。”赵乾在绝密会议上,看着灵枢-玄玑整合出的情报摘要,语气沉重,“‘播种者’……它们到底想干什么?收割?观察?还是……实验?”
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读心’技术暂时封存,非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所有研究成果,列为最高机密。同时,集中力量,基于我们获取的‘虚无之影’活动规律和位面坐标信息,尝试反向追踪,并全力研发对抗此类思维窥探的防护手段。下一步,我们要面对的,可能不仅是渗透,而是……来自更高维度的、直接的审视。”
脑波识破技术的应用,让联盟在情报战中扳回一城,却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让联盟直面了更深的恐惧与伦理困境。科学的探索,在逼近真相的同时,也将联盟推向了一个更加莫测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