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灵植基因库建设

镜玄界也展现了极高的合作诚意,不仅分享了他们先进的“灵纹图谱”技术,还派遣专家协助构建数字化基因库,并在本方建立了规模稍小但技术标准一致的镜像库。

入库过程极其严谨。每一份样本都要经过“净化塔”的严格扫描和净化,确保无污染;然后由“纳米修复机器人”进行微观检查;接着进行基因测序,数据实时上传至区块链存证;最后才根据其特性,送入不同的保存区域。灵枢-玄玑为每一份样本建立了独一无二的数字档案,记录其来源、特性、保存位置等信息。

危机与转机:方舟的价值初显

就在基因库建设如火如荼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意外地证明了“方舟”计划的远见。

联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的“玉髓米”,其当家品种“丰登五号”(一种经过多代改良的高产品种),突然爆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枯灵萎蔫病”。染病植株迅速枯萎,灵气尽失,且病害通过土壤和种子快速传播,常规丹药难以控制,眼看就要酿成大规模的粮荒。

农殿专家们束手无策,初步判断是某种新型病原体,且“丰登五号”遗传背景单一,抗病性差,导致疫情迅速蔓延。恐慌情绪开始滋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一位刚刚参与过基因库资源整理的年轻灵植师,想起了他在整理一批来自西南沼泽地的原生稻种样本时,曾看到过记录:一种名为“沼泽韧稻”的野生稻,对其原生地的某种类似萎蔫病具有极强抗性。

消息立刻上报。基因库管理委员会迅速批准,调取了“沼泽韧稻”的种子和基因数据。研究人员在高度隔离的实验室中,确认了其对该新型病原体确实具有高度抗性。紧接着,利用基因库保存的多种中间材料,育种专家们争分夺秒地开始了杂交选育工作,试图将“沼泽韧稻”的抗病基因导入栽培稻中。

与此同时,通过对病原体的基因分析,并与基因库中保存的海量微生物数据比对,灵枢-玄玑竟然发现,这种新型病原体的部分基因序列,与几年前在一次小范围生态异常中出现的、某种未知微生物的基因片段高度同源!那次异常很快平息,样本被收入基因库,当时并未引起重视。这一发现,不仅追溯了病原的可能来源,也为开发针对性丹药提供了关键线索。

在各方努力下,携带抗病基因的新品系以最快速度选育出来,虽然产量略低于“丰登五号”,但成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针对性丹药也被迅速研制出来,扑灭了残余病害。

这场突如其来的粮荒危机,在基因库资源的支持下,被迅速化解。联盟上下为之震动!“种子方舟”尚未完全建成,其价值已如此凸显!它不仅仅是一个仓库,更是一个危机应对的战略枢纽和创新引擎!

展望未来:永续的基石

“玉髓米危机”的顺利解决,为“种子方舟”计划赢得了空前的一致支持。联盟上下更加认识到,保护灵植遗传多样性,就是保护联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基因库的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收集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开始尝试通过“跨位面科技交易”,与那些关系友好的异位面文明交换特有的灵植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不断优化,研究功能日益加强。

看着灵犀镜中显示的、基因库内日益繁多的生命光点,赵乾深感欣慰,也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种子方舟’是我们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能创造多少新奇之物,而在于能否理解、尊重并守护好生命演化的宝贵遗产。下一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珍贵的资源,与我们正在探索的‘魔气杂交品种’的潜在价值相结合,在绝对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探索生命更加多样的可能性,为联盟的‘丹修文明可持续发展’奠定最坚实的根基。”

“灵植基因库”的建设,标志着联盟在经历了技术冒进的挫折后,开始将发展的根基深深扎入自然与历史的深厚土壤中。这艘承载着无数生命火种的“方舟”,将成为联盟穿越未来一切风浪、驶向可持续明天的坚实保障。科学的探索,在回归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中,找到了更加稳健而深远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