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动执行星际交易
“魔改版智能合约”的惊艳亮相,如同在沉寂的星际贸易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展现出的精准、高效和近乎绝对的公正性,让无数苦于传统交易模式弊端的文明眼前一亮。联盟主导的“去中心化交易网络”声誉鹊起,接入的节点数量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传统的、依赖中间商和中心化结算机构的贸易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然而,树大招风。联盟的强势崛起,彻底触动了“传统贸易守护者联盟”及其背后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正面技术竞争不过,阴招便开始层出不穷。
最先出现问题的是几笔涉及大宗战略物资的跨境交易。交易双方都是联盟的坚定支持者,使用了最新的“时空锚定合约”。货物准时抵达预设坐标,数据验证无误,但货款支付环节却接连出现诡异的“卡顿”和“数据丢失”,导致交易延迟,双方损失不小。经过苏晓团队连夜排查,发现问题出在几个新加入的、位于偏远星系的节点上。这些节点被一种极其隐蔽的“数据蛀虫”程序感染,该程序并不直接攻击合约核心,而是潜伏在节点数据传输路径上,专门针对高价值交易的验证数据包进行微小的、随机的篡改或丢弃,如同精密仪器中混入的沙粒,虽不致命,却足以造成系统故障。
几乎是同时,联盟情报部门截获了“传统联盟”内部流传的一份秘密评估报告。报告承认了联盟智能合约的技术优势,但提出了一项恶毒的新战略:“技术饱和污蔑”。即不再试图证明联盟技术不好,而是利用其“自动执行、不可篡改”的特性,通过制造大量表面合规但内藏陷阱的“毒合约”或雇佣大量水军节点发起海量“垃圾交易”淹没网络,并大肆宣扬“看,他们的系统并不完美,也会出错/拥堵!”,从舆论上瓦解中小文明对联盟技术的信任。
更令人不安的是,之前发现的那些“寄生性智能合约”活动越发频繁,其结构越来越复杂,甚至开始模仿联盟高级合约的灵能签名模式,试图进行欺诈。幕后黑手的技术水平明显高于“虚空掠夺者”,其对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理解极为深刻。
“他们改变了策略。”林枫在紧急会议上指出,“从正面强攻,转向了利用规则、制造混乱的‘软刀子’。想要从根本上动摇我们的根基。”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动执行’!”苏晓眼中闪烁着技术专家的锐利光芒,“我们要将智能合约的‘自动’属性,从单纯的交易执行,延伸到全流程的自我优化、自我修复和自我防御!推出‘自动执行星际交易’的终极形态!”
一项代号为“天网·活”的智能合约系统紧急升级计划启动。其核心目标,是让整个交易网络具备高度自治的智能。
升级一:动态抗干扰共识机制。
针对“数据蛀虫”的干扰,苏晓团队开发了“多路径异步验证+冗余数据自愈”算法。任何一笔交易的验证,不再依赖单一数据流,而是同时通过多条独立路径向随机节点组发送加密数据碎片。任一路径被干扰,系统会立刻从其他路径获取碎片进行重组,并自动标记和隔离被干扰的节点,启动杀毒程序。同时,系统会记录干扰模式,自主学习,动态调整数据传输路径,让“蛀虫”无处下嘴。整个过程中,交易双方几乎无感,合约执行流畅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