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科学派星际教育

联盟投入巨资,为每一所纳入新体系的学院,配备了最新一代的“太初”AI教学助手。AI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灵根属性、思维模式、知识掌握程度,实时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练习题,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传统的“大班授课”被“小组研讨+AI一对一辅导”取代。

更震撼的是“虚拟现实星际实训舱”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随时“进入”一个高度拟真的虚拟世界:可以在一个模拟的恒星内部观察核聚变,理解能量本源;可以在一个虚拟的战场上,亲手布置和破解复杂的灵能矩阵;甚至可以组队“前往”一个模拟的外星生态圈,进行生存和科研任务。实践成本和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学习效率和沉浸感飙升。

革命三:打破地域壁垒,构建“跨位面学术星际网络”。

利用成熟的“空间折叠通讯”技术,联盟将各大核心学府、研究院所的优质课程、讲座、实验资源全部上线,构建了一个覆盖全联盟乃至向友好外星文明开放的“星际学术灵网”。一个偏远星球的学生,可以实时聆听流云宗院士的课程,可以远程操作位于首都星的最尖端实验设备,可以与来自不同文明的学子进行线上项目合作。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被极大缓解,思想的碰撞跨越了光年。

小主,

革命四:改革评价体系,推行“星际义务科学修仙”与“丹修星际高考”新模式。

联盟立法规定,所有适龄青少年,必须接受为期十二年的“义务科学修仙”基础教育,核心是打下坚实的科学素养和修炼基础。之后的“丹修星际高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死记硬背的题目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开放性设计题、项目研究题和虚拟场景解决题。例如考题可能是:“请设计一种能在‘暗影位面’(低光、高魔气环境)稳定运行三个月的自动化侦查法器,并给出其能量预算和抗干扰方案。” 这直接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改革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阻力空前巨大。

最大的阻力,来自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和思维惯性。许多传统宗门和世家强烈抵制,斥责新教育“数典忘祖”、“丢了修仙的魂”,只会培养“冰冷的工具人”。一些老派修士公开嘲讽:“让AI教炼丹?让娃娃在幻境里练道心?滑天下之大稽!”

联盟内部也出现了“教育分流”和新的不公。能够快速适应新体系、拥有优质资源的核心星域学子进步神速,而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的家庭,则难以负担昂贵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费用,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面对重重阻力,林枫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手腕。他亲自出面,与几个最大的传统宗门领袖进行了数次闭门长谈,许以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但底线毫不退让:不改革,就淘汰!联盟的未来,不需要抱残守缺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