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观察者’可能是一个同样来自高维、但与‘收割者’敌对的存在?它提供的技术,既是帮助,也是一种……测试?测试我们是否有资格成为它的盟友,或者是否有能力理解并运用它的力量,去对抗共同的敌人?”南宫烈若有所思。
“甚至可能更复杂。”苏晓顺着这个思路,思维飞速运转,“它可能是一个被困在‘门’后、或处于某种特殊状态的存在。它需要借助我们的手,来打破平衡。那些‘毒丹’和警告,既是提醒我们危险,也是在逼迫我们快速成长,达到它所需要的‘合作门槛’。”
指挥部内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是危险的阴谋,还是机遇的考验?真相扑朔迷离,任何一个误判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最终,林枫做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计划不变,但策略调整!‘镜面计划’转入‘潜伏’阶段!”
“第一,将计就计。继续与‘观察者’保持有限接触,但所有反馈数据必须经过‘太初’AI的深度伪装和误导处理,让对方无法获得真实的规则测绘结果。我们要扮演一个‘勤奋但资质平庸’的学生,既表现出价值,又不暴露真正的底牌。”
“第二,设下陷阱。在下次技术交换中,主动提出一个我们精心设计的、关于‘构建超大型规则稳定结界’的‘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将隐含一个极其隐蔽的‘后门’逻辑——一旦对方按照这个方案构建力量,其能量核心将极易被我们掌握的、基于‘补天丹’原理的‘秩序共鸣场’所干扰甚至反制!这是我们的试探,也是我们的反击预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全力备战。无论‘观察者’是敌是友,与‘收割者’的终极决战都无法避免。我们必须利用一切时间,加速消化开源运动的成果,整合所有加盟文明的力量,打造最终的决战兵器!”
这是一个走在刀尖上的策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但面对深不可测的敌人,这是联盟唯一可能抓住主动权的方式。
命令下达,联盟这部庞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氛围却变得更加凝重和隐秘。
“镜面计划”的交流在高度戒备下继续进行。联盟的科学家们演技精湛,一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观察者”提供的、真伪难辨的高深知识,一边小心翼翼地编织着数据陷阱。每一次信息往来,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和技术博弈。
与此同时,联盟内部的整合与备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基于开源平台涌现的海量技术创新,被迅速筛选、优化并投入实战检验。来自不同文明的舰队在联合演习中磨合战术,基于“补天丹”和规则共鸣理论的新型防御网络开始在前线星域构筑。
然而,就在联盟紧锣密鼓地准备应对最终考验时,“观察者”那边却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安的动向。
在最近一次交流中,“观察者”没有回应联盟提出的“规则稳定结界”难题,而是突然转换了话题,发来了一段极其晦涩、充满隐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