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星际科技修仙宪法

核心争议三:科技与传统的地位——谁主导未来?

? 科学优先论: 强调宪法应明确“科学修仙”为联盟文明发展的核心路径,资源优先向科技研发倾斜,建立统一的、高标准的技术和教育体系。理由:科技是应对未知威胁、实现文明跃迁的根本动力。

? 多元共存论: 要求宪法保障传统修炼体系、非科学认知路径的合法地位和发展空间,禁止任何形式的“科学霸权”。理由:文明的价值在于多样性,传统智慧中蕴含的科学尚未能解释的奥秘,可能是未来的钥匙。

争论从议会蔓延至整个联盟的灵网,不同立场的人们激烈辩论,甚至互相攻讦。脆弱的联盟看似随时可能因内部分歧而瓦解。

前线战事的惨烈消息不断传来,如同催命符,逼迫着后方必须尽快达成共识。南宫烈甚至从前线发回加密通讯,语气沉重地警告:“内部不稳,军心必散!防线崩溃在即,请议会速决!”

在此危难之际,之前一直沉默旁听、专注分析“镜像之核”数据的苏晓,抽空将一份由她主导、凝聚了科学理事会大量心血的 《科技修仙发展纲要(宪法草案基础篇)》 提交至议会。草案的核心思想令人深思:它既强调了科学方法、理性精神和标准化对于联盟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也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承认了“非科学范式认知”(如传统丹道、灵性感悟等)的独特价值,并提出建立“跨范式研究基金”和“多元知识评估体系”,旨在构建一个以科学为骨架、以多元智慧为血肉的开放性文明发展模型。

这份草案,像一块巨石投入争论的漩涡,引发了新的思考。它试图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寻找一条融合之路。

小主,

而真正打破僵局的,是林枫从“曙光号”传回的一段简短却重若千钧的讯息。讯息背景是剧烈的爆炸和能量呼啸声,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却无比坚定:

“议会诸君!我在前线,目睹将士用生命扞卫的是什么?不是某个文明的霸权,而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允许不同文明共存共荣的这片星空!宪法之争,本质是未来之路之争。但请诸君抬头看!我们的敌人,是一个企图湮灭一切多样性、将万物归于死寂的‘收割者’!若我们内部还在为谁主导、谁服从而争斗,与自取灭亡何异?”

“我的建议是:我们的宪法,不应是胜利者瓜分战果的条约,而应是基于血与火考验后形成的共同生存智慧!它应明确:联盟的最高目标是确保文明的存续与繁荣;其权力架构应兼顾效率与公平,可设上下两院,下院保障基本平等,上院体现贡献差异;其发展路径应鼓励探索与融合,设立最高科技伦理委员会,确保进步不悖人伦,传统不固步自封。”

“具体条款可再议,但核心原则只有一条:联盟,是所有成员文明的庇护所,而非任何一家的私产! 时间无多,请为了还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为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尽快达成共识!”

林枫的讯息,如同洪钟大吕,震撼了所有争论者。他将眼前的生存危机与长远的制度构建紧密联系,将宪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乎联盟生死存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