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带领团队,为这个网络开发了一套强大的“分布式智能中控系统”。该系统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大脑”,而是依靠所有节点的集体计算和协同决策(类似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理念)。当一个节点检测到污染威胁时,它会瞬间将信息共享给网络,周边的节点会根据威胁等级、自身状态和网络资源,自动协商生成最优的净化方案,并同步行动。这种去中心化的架构,使得网络极具韧性,即使部分节点被摧毁,整个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行。
最后,是网络的“生长”与“学习”。
“天网计划”并非一步到位。联盟采取了“以点带面、逐步扩张”的策略。首先在最重要的几个区域(如“希望号”驻地、“幽影裂隙”屏障外围、主要贸易节点)部署了第一批核心节点,构成了网络的基本骨架。
随后,联盟派出了大量的工程舰,如同播种一般,在已探索的、存在潜在污染风险的星域(如能量富集区、星云带、陨石群)部署更多的次级节点。这些节点一旦激活,便会自动寻找并接入最近的网络骨架,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更神奇的是,这套网络具备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每一次净化的过程,无论是成功还是遇到新问题,所有节点的运行数据都会成为整个网络的学习样本。网络会不断优化其污染识别算法、净化策略以及节点间的协作模式。也就是说,这个净化网络是活的,它在与“源海之庭”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自我进化,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
经过数月不眠不休的建设和调试,“天网”——这个笼罩在联盟控制区上空的终极净化网络,终于初步建成并激活!
当林枫在“希望号”舰桥上,按下网络启动的最终指令时,壮观的景象发生了。
星图上,代表成千上万个净化节点的光点依次亮起,如同夜空中骤然点亮的繁星。无数道无形的信息流和能量束在这些光点之间飞速穿梭,编织成一张巨大而精密的光网。整个网络轻微地震荡了一下,随即发出一种低沉、和谐、充满生机的共鸣声,仿佛一个沉睡的巨兽苏醒了过来,开始呼吸。
小主,
网络运行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几个之前发现过微弱魔气残留的偏远星域,净化节点几乎在污染迹象露头的瞬间就发出了预警,并自动协调附近的节点,释放出针对性的规则干扰场,将污染扼杀在摇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