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答案长在土里

他们收集了村中所有废弃的金属,耗费了七天七夜,熔铸成了一口巨大的青铜钟。

钟身粗糙,甚至有些丑陋,上面没有铭刻任何神圣的符文,只有一道道深浅不一、杂乱无章的锤印。

大钟铸成之日,铁头亲手握住悬挂的撞木,在全村人的注视下,奋力敲响了它。

“当——!”

悠远而浑厚的钟声,涤荡在归墟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铁头喘着粗气,声音盖过了钟声的余韵:“今后,归墟议事,再无尊卑长幼!谁想发言,便来敲钟。钟声能传多远,你的话就能说多久!以辩声长短,定发言时限!”

立刻有人在人群中高声质疑:“好一个铁头!这规矩,是谁定的?凭什么你说了算?”

铁头没有动怒,他只是伸出粗粝的手指,指向钟身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纹路,那是在铸造冷却时,每一个参与者,无论男女老幼,都轮流上前,用铁锤奋力锤打留下的印记。

“规矩不是我定的。”铁头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钟,是我们所有人一锤一锤敲出来的。谁敲响它,谁就参与了书写它的声音。它的规矩,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规矩!”

人群再次陷入沉默,那质疑者看着钟身上属于自己的那道锤印,张了张嘴,最终缓缓低下了头。

远在无字碑前,苏青竹正被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包裹着。

在她的面前,整齐地摆放着九百二十七封来自归墟之外,甚至遥远之地的信笺。

每一封信,都附带来了一份经过改良的林玄草样本,以及一份详细的种植改良方案。

一场“盲试田”的胜利,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已经扩散到了她无法想象的远方。

人们不再满足于一种答案,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智慧,去寻找千万种可能。

苏青竹一封封地展读,神情从最初的欣慰,渐渐变为惊异,最后凝固成一种难以置信的动容。

她忽然察觉到,所有样本,无论形态如何,改良方案多么千奇百怪,它们的根部,都无一例外地孕育出了一种极其微弱的光芒颗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不是神力,更不是晶尘。

苏青竹凑近了,几乎能从那微光中,感受到千万次激烈的争辩、无数个日夜的试错、无数次失败后的修正……那是无数人的智慧、汗水与意志,在一次次碰撞与融合中,凝结而成的“共识之种”!

她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信纸上。

她缓缓转身,面对着那座沉默的无字碑,仿佛在与一位看不见的老师对话。

她从怀中取出早已泛黄的第一版《辩律课本》残页,在碑下刨开一个浅坑,郑重地将其埋入。

“你教会了我们如何提问,”她含泪微笑,轻声呢喃,“而他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回答。”

琴冢深处,沉眠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赤罗,在这一刻,最后一次睁开了双眼。

他那双曾洞察星轨运转的眸子里,不再有身为战魂的凌厉与孤高,只剩下无尽的沧桑与释然。

他手中的虚幻令旗,已黯淡到只剩半截轮廓。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巡视星轨,而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入了凡人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