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别问从哪来

碑身断裂,边缘布满了岁月的刻痕,但上面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却依旧清晰可辨——林玄。

人群静默了。

这是玄门的遗物,是那个男人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实体痕迹。

一个闻讯赶来的老村民,看着那两个字,浑浊的眼睛里瞬间燃起狂热的光:“是先贤显灵!是林玄大人留下的圣迹!我们不该建什么问台,应该重修祭坛,把这块圣碑供起来,日夜叩拜,求他保佑我归墟风调雨顺!”

“对!供起来!”“这是神启!”附和声此起彼伏。

旧日的惯性,如同沉重的枷锁,总是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试图重新套上他们的脖颈。

铁头看着那块残碑,看着村民们脸上重又浮现的、他无比厌恶的虔诚表情,一言不发。

他就那么在工地旁默然坐了一夜,任凭月光将他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了所有参与建设的少年。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铁头抡起一把八十斤的巨锤,用尽全身力气,狠狠砸向那块残碑!

“哐——!”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残碑应声碎裂,化作无数大小不一的碎块。

“头儿,你……”少年们惊呆了。

铁头扔掉大锤,粗重的喘息声在晨风中格外清晰。

他指着一地碎石,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都听好了!神像,是要立在高处,让人跪拜的;但规矩,是要埋在脚下,让人走路的!”

他弯腰捡起一块最大的碎片,上面恰好带着“玄”字的一半笔画。

他将它扔进刚刚挖开的地基坑中,吼道:“把这些,全都给我砸碎了,混进夯土里!我们只有天天踩着它,走在上面,才永远不会忘了,来时的这条路,到底是谁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少年们先是震惊,随即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他们不再犹豫,纷纷拿起工具,将那些所谓的“圣迹”砸成粉末,与泥土、汗水混合在一起,一锤一锤,夯进了问台的地基深处。

新台落成那日,阳光普照,平整如镜的台面上,没有任何神像,也没有人跪拜。

只有一群孩子,拿着五颜六色的石块,在上面涂鸦,画出了他们心中稚嫩的问题:“明天,天上会下几滴雨?”“地里的草,为什么是绿色的?”“我写的字,什么时候才能像铁头叔一样有力气?”

当夜色笼罩大地,苏青竹悄然来到那座无字碑前。

月华如水,洒在碑身上,竟照不出一丝一毫的纹路。

她按照记忆中的方位,来到石碑的基座一角。

那里,正有几颗露珠,在夜色中散发着微不可查的荧光。

她凑近细看,心跳骤然加速。

那些露珠并非随意凝结,而是在碑石内部某种残存能量的影响下,聚合成了一串串极其微小的符号。

那形态,她绝不会认错——正是万界共鸣系统最底层的初始编码!

只要顺着这串编码追溯下去,她或许就能解开那个终极的谜团:林玄,以及他所带来的一切,其真正的源头究竟在何方。

她的指尖泛起淡淡的灵光,只需轻轻一触,那尘封的秘密就将向她敞开。

然而,她的手指在距离露珠一寸的地方,停住了。

风中,仿佛传来林玄温和的声音,也仿佛是她自己的心声在回响。

“你教会了我们,不要去迷信任何唯一的、终极的答案。”她低声自语,眼中的渴望与探究渐渐化为一抹释然的笑意,“那么我,也该学会放下对源头的追问了。”

话音未落,她指尖灵光散去,转而用衣袖,将那几颗承载着惊天秘密的露珠轻轻抹去。

水痕在冰冷的碑石上迅速蒸发,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

转身离去时,她的脚尖看似无意地踢在一块松动的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