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今有何兄首度选校。

那时,他上了六年级的时候,堂弟赵志杰上一年级,他这个大皮猴子,带着赵志杰这个小皮猴子,闯出不少祸,也闹出过不少笑话。

他不由得想起红星小学,不,现在应该还叫楼氏轧钢厂子弟小学,学校里的那帮人——阎埠贵在那儿教语文——整天端着个文人架子,张嘴就是“之乎者也”,说别人“不为人子”,可背地里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直冒火星。那学校是娄半城的私产,估计过两年才会捐给国家,才会改成“红星小学”名字,换掉那些四六不着调的老师。

现在这辰光,学校老师的趋炎附势,斤斤计较的那套做派,还是骨子里的。

何雨柱就奇了,楼氏轧钢厂子弟小学改为红星小学,阎埠贵这坏这坏家伙就没裁撤掉?难道这阎老抠暗地里使了什么手段?

看学校那些老师,个个穿得光鲜,皮鞋锃亮,头发抹得油光水滑,走起路来下巴抬得老高,活像旧社会的账房先生。这还真不是瞎说,这些老师,嘴里发出的声音,经常是那有气无力“嗤”的一声,几乎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中学课文《粜米》里的万盛米行的账房先生一模一样。

至于那些学生呢?不是小少爷,就是娇小姐,下了课不是显摆新钢笔,就是比谁的衣服漂亮,要么就是比谁家爹官大,谁的爸钱多。

何雨柱心说,雨水要是去了那儿,保不齐学一身势利眼。府学胡同小学多好?老师实在,学生也多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朴实。师娘柳如蕙接送虎子上学,把雨水一块儿捎上,一点都不费事,两人还有个伴。

正琢磨着,何雨柱发觉路过楼氏轧钢厂子弟学校了。

看门脸,论气派,楼氏轧钢厂子弟小学,比府学胡同小学,那是亮丽光鲜得多,真的,一股暴发户的气质。

青砖门楼上雕着缠枝莲纹,窗棂漆得朱红锃亮,可怎么看,都像八大胡同的班级门口挂了块黑板——里头学生不是梳油头的小开,就是穿洋裙的娇小姐。

在傻柱的记忆里,前些日子还见着个胖小子,举着外国的朱古力(就是巧克力)在校园里显摆,“我爸昨儿个又捐了五十匹龙头细布!”

忽听得刻意地几声咳嗽,学校里头教师办公区踱出个穿毛呢中山装的男人,胸兜别着两支钢笔,腋下夹着两本书,不是别人,正是阎埠贵!他扶了扶眼镜,大声朝门房吆喝,“老张!把我那藤椅搬日头底下去!”

真看不出来啊,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阎老抠这派头,简直比楼半城楼董事长还气派。

何雨柱摇摇脑袋,往地上了啐一口。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喇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