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眼睛一眨,木头变面粉!

李怀德带着各科室领导来观摩,浩浩荡荡几十号人。

“柱子,你这又搞什么名堂?”李怀德笑呵呵地问。

何雨柱接通电源,机器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厂长,您瞧好呗!”

玉米棒子芯送进进料口,出料口缓缓流出细腻的淡黄色粉末。何雨柱接了一把,轻轻一吹——粉末飞扬,细得堪比面粉!

“神了!”众人惊呼。

后勤主任牛丕谷凑上来:“何工,这就能吃了?”

何雨柱摇头:“这才第一步。粒度够了,但还是纤维素,得把它糖化再合成淀粉。”

众人面面相觑,听不懂但大受震撼。

听懂的李怀德一拍大腿:“需要啥支持直说!厂里全力配合!”

何雨柱想了想:“我得找微生物所的合作,需要特殊菌种。我去找唐非梵教授。”

第二天,唐教授就带着团队来了轧钢厂。看到何雨柱的“破壁机”,唐非梵眼睛一亮。

“柱子,你这机器设计精妙啊!离心粉碎和流体力学运用得很到位!”

何雨柱装傻充愣:“我就是个钳工,瞎琢磨的。唐教授,听说您这儿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种?”

唐非梵点头:“确实有几株放线菌,产纤维素酶。但效率不高,离实用差得远。”

何雨柱心里门儿清——1951年的菌种改良技术确实不行。但他可是从2023年穿越来的,脑子里装着几十年后的生物技术!

“唐教授,我有个想法......”何雨柱故作迟疑,“能不能找一种菌,直接让β-1,4糖苷酸变成α-1,4糖核苷酸?那就是直接把纤维素变淀粉?”

实验室来的研究员们都笑了。

一个年轻博士推推眼镜:“何同志,这不可能。键型转换需要巨大能量,不是微生物能......”

“小张!”唐非梵突然打断,眼中精光一闪,“何同志的想法很有意思。事实上,我最近分离的一株放线菌,确实表现出类似特性。”

众人都愣住了。

何雨柱心里暗笑——他当然知道唐非梵手上有这宝贝菌株,历史上就是因为条件所限没能深入研究。

唐非梵取出一支试管:“这株菌来自云南深洞,能在纯纤维素培养基上生长,代谢产物遇碘变蓝,就是说,木头变面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