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是个少校?自己这个中校才二十一岁。按常理,这个年纪,哪怕是专业技术军官,也该是少将以上了。
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掠过心头,他脑子里冒出一个不太恭敬的词——“假冒军人”?
张家口,251医院,白胡子老少校!
这几个要素在他脑子里像散落的珠子,被一根无形的线猛地串了起来!
轰——!
仿佛一道惊雷,毫无征兆地在脑海深处炸响,震得他耳膜都嗡嗡作响。
一段尘封的记忆碎片,或者说,是前世在某个军史论坛里偶然浏览过的传奇人物帖,瞬间变得清晰无比!
蒋维平!
开国少校,老英雄蒋维平!
这位传奇人物,以六十岁花甲之年,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加入人民军队,从军医做起,救死扶伤,历经烽火。
后来,以七十七岁的高龄,在首次授衔时被授予少校军衔!成为军队历史上最年长的校官!现任张家口251部队医院副院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他!一定是他!肯定是他!
何雨柱感觉自己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一股混杂着震惊、崇敬和难以置信的热流瞬间冲遍了四肢百骸。
他刚才那点基于年龄和军衔的揣测,此刻显得多么可笑和浅薄!
站在他面前的,哪里是什么“假冒军人”,这是一部活着的军史,是一座行走的丰碑!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刚才因为搀扶伤员而略微前倾的身体绷得笔直,看向老者的眼神彻底变了,之前的平和变成了难以掩饰的激动,甚至还带着一丝朝圣般的虔诚。
蒋维平似乎对何雨柱瞬间变化的情绪有所察觉,但那清亮的目光只是在他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便落在了痛苦不堪的张有志身上。
“胳膊折了?”他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他没像寻常医生那样先去号脉,也没急着让人去拍片子,而是伸出那双布满老年斑却异常稳定的手,极其轻柔地在张有志变形的手臂周围捏了捏。
“嗯…肱骨中下段,看样子是闭合性骨折,有点错位。”
蒋维平喃喃自语,随即抬头,对何雨柱和那小战士吩咐道,“扶稳他,到这边处置室来。”
几人七手八脚地把张有志安置在处置室的病床上。蒋维平走到墙边的消毒柜,打开,取出的东西让何雨柱眼皮又是一跳——
那不是听诊器,也不是纱布药品,而是一把银光闪闪的、样式有些古朴的手术刀!刀刃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冽的光。
“老……老首长,”何雨柱喉头有些发干,忍不住开口,语气带着小心翼翼的劝阻,“您这是…不用先麻醉,或者拍个X光看看具体情况吗?”
他虽然不是临床医生,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骨折哪有上来就动刀子的?而且还是这么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动手?
蒋维平转过头,那绺白胡子微微翘了翘,像是在笑。
他晃了晃手里的小刀,语气居然带上了几分顽童似的得意:“小同志,别紧张。你这战友的骨折,位置有点意思,老夫给你表演个战地正骨术!当年在战场上,没那么多讲究,时间就是命!”
战地正骨术?何雨柱心里更是打鼓,这听起来就透着股草莽和危险的气息。
他看着那寒光闪闪的刀尖,又看看床上因为恐惧而开始轻微发抖的张有志,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按住他!肩膀和腰!”蒋维平突然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何雨柱和那小战士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用力按住了张有志。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何雨柱注意力被分散的这一刹那,蒋维平动了!
他左手如铁钳般猛地固定住张有志骨折手臂的上端,那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根本不像个老人。
他右手握着那柄银色小刀,并非用刀刃去切割,而是用那狭窄却坚硬的刀柄末端,看准了骨折凸起的那处皮肉,精准无比地,带着一股巧劲,狠狠一敲一压!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