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冰城军工大学的日子,规律而充实。
何雨柱白天给学员们讲授空气动力学原理、发动机结构,深入浅出,偶尔夹杂些超越时代的见解,总能引得学员们惊叹连连。
下了课,他便恢复了那副比大多数学员更年轻更阳光的年轻教员模样。
很快,同事们发现何雨柱又恢复了他的那个爱好爱好——上山“采参”。
这事儿还得从他刚到军工大学。一次,他神秘兮兮地从外面回来,军大衣里头鼓鼓囊囊的,回到宿舍后,“意外”地被同事看到他在小心翼翼地处理几根品相极佳、须子完整的老山参。
同事惊为天人,问他哪儿来的,何雨柱便腼腆一笑,说是运气好,在学校后山老林子里转悠时碰巧发现的。
自此,何雨柱“采参达人”的名声就不胫而走了。
他隔三差五就趁着空闲,独自一人往学校周边那连绵的山林里钻,美其名曰“放松心情,贴近自然”。
而每次回来,总能或多或少地带回些“战利品”,有时是一两根品相不错的五六品叶,偶尔甚至能带回让人眼热的“七品叶”甚至更好的宝贝!
同事们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羡慕,再到最后的麻木甚至有点怀疑人生——这何教员是山神爷的亲儿子吧?
那老林子他们偶尔也去,除了蘑菇野菜,毛都没多一根,怎么到了何雨柱这里,这找人参就跟回自家菜园子拔萝卜似的?
他们哪里知道,何雨柱进山只是个幌子。
他往往是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意念一动进入系统空间。空间里那个神奇的“灵植区”,在充沛能量滋养下,模拟东北山林环境种植的人参长势那叫一个凶猛,年份蹭蹭往上冒。
他只需要定期去“收割”一批,然后带着从山里溜达一圈回来,这“野生老山参”的来源就完美解释了。
这天下午,何雨柱刚“满载而归”,在宿舍里将一根须发皆白、芦碗密布、主体饱满的极品老山参清理干净,正准备找个盒子收起来,门外就响起了通讯员熟悉的声音:
“何教员!何教员在吗?校长请您过去一趟!”
何雨柱手一顿,和旁边正在帮他整理书籍的助教对视一眼,两人脸上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得,‘收购站’站长又来业务了。”助教小声调侃道。
何雨柱无奈地摇摇头,小心翼翼地将那根品相极佳的人参用红绸布包好,拿在手里,起身朝校长办公室走去。
轻车熟路地来到那间简朴却威严的办公室外,喊了声“报告”。
“进来!”里面传来大将那洪亮中带着一丝粗犷的声音。
何雨柱推门进去,立正敬礼:“校长,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