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五均六管成苛法,绿林赤眉举义兵

公元15年,春季二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这时民间有传言说黄龙摔死在了黄山宫中,前往看热闹的百姓有上万人。王莽听后,就非常讨厌这件事,随后就下令拘捕了一些人询问后询问这种谣言是从哪里传出的,但是没能找到这个传谣言的人。?

此时的匈奴单于栾提显和新朝和好后,就想让新朝归还他儿子的尸体。但是王莽担心栾提显因为儿子被杀而心怀怨恨,会做出伤害使者的事,于是就把之前提议处死他儿子的陈钦抓了起来,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还挑了个能言善辩的儒生王咸当特使出使匈奴。

这年夏天五月,王莽又派和亲侯王歙和王咸等人,护送匈奴的右厨唯姑夕王回去,还把之前被斩首的人质栾提登及其侍从贵族的棺材也一并送回。匈奴单于就派栾提云、右骨都侯须卜当的儿子大且渠须卜奢到边境迎接。王咸到了匈奴王庭以后,就使劲儿吹嘘王莽的威风和品德,还给栾提显送了好多财物,顺势让他改称呼,把“匈奴”改成“恭奴”,“单于”改成“善于”,还给了匈奴新朝颁发的印信,封须卜当为后安公,须卜当的儿子须卜奢为后安侯。栾提显因为贪图财物,就勉强答应了,但还是照常派人劫掠边境,一点儿也不服从新朝的管理。

王莽觉得只要把各种制度定好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于是就一门心思地研究划分地区、制定礼仪、创作乐教,所有这些都力求符合《六经》中的说法。公卿大臣们从早到晚在朝廷上讨论,好几年都定不下来,根本没时间处理老百姓的冤屈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县的县令空缺好几年,朝廷都是临时找人代理,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了。

这时王莽派到各地的中郎将、绣衣执法,仗着自己的权势就互相检举揭发。还有十一公士到各地督促农业生产,安排各项工作,检查朝廷新制度的执行情况,这些人整天在各地跑来跑去。有时他们就把老百姓抓来审问取证,郡县官员在征收赋税财物的时候,层层收受贿赂,处理事情经常是非不分,很多人无奈之下只能跑到朝廷去喊冤。

王莽当初靠专权夺了汉朝的天下,所以现在什么事都想自己管。下面的官员就只求按规定办事,避免犯错受罚。国库、钱粮等重要部门都由宦官掌管;百姓和官员的密奏也由宦官和王莽身边的人拆看,尚书都无权知道,王莽就是这么提防手下的人。

而且王莽还喜欢频繁更改制度,政令多如牛毛。本该下面直接执行的事,他非要自己过问、考察,结果前面的事还没处理完,后面的事又堆上来了,搞得朝堂乌烟瘴气的。由于王莽经常熬夜处理政务,但是处理不完。这时尚书就趁机搞小动作,欺上瞒下,很多奏报交上去后,就一直没有回音,有些人在郡县监狱里就一直关着,直到遇到朝廷大赦时才被放出来,京城的士兵甚至三年都没轮换。此外呢,粮食的价格也长时间保持高价,边疆二十多万军队都要靠朝廷供应物资。五原郡和代郡的老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不少人都被逼成了盗贼,几千人结伙作案,甚至还流窜到周边的郡县去作案。看到有盗贼出没,王莽就派捕盗将军孔仁带着军队,联合地方官兵去平乱,整整折腾了一年多才把局面稳定下来。

刚把盗贼的事情平定下来,邯郸以北地区就下起了大雨,大雨下的地下水都涌出来了,水深的地方有几丈深,冲走淹死好几千人。?

到了公元16年春季,又发生了地震和大雪天气,自然灾害导致关东地区受灾最严重,雪深的地方有一丈多深,竹子、柏树有的都枯死了。这时大司空王邑借此机会就上书请求退休,但是没得到王莽的批准,还说:“大地有震有动,震有害而动无害。《春秋》记载地震,《易经·系辞上传》只说地动,动的时候就张开,静的时候就合拢,万物由此发生。”王莽非常喜爱自我欺骗掩饰,对于灾异的发生都是这种说辞,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进行及时改正,不能让错误一错再错,给我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之前,王莽一直说制度还没制定好,所以不管是公爵侯爵这样的大官,还是小官吏,全都不发工资。到了这年夏天五月,王莽下了一道诏书说:“国家现在正在走背运,又赶上了‘阳九’‘百六’这样的大灾年,朝廷钱不够花,整的老百姓也不安生。现在从公卿往下,大家一个月就只能拿到十布二匹,或者一匹丝帛当工资,我现在一想到这事儿就发愁。不过现在困难快过去了,虽然国库还没到特别充实的地步,但也稍微有点钱了。从六月开始,就按规定给大家发工资。”

王莽还把官员分成了四辅、公卿、大夫、士,一直到最底层的舆、僚,总共十五个等级。最底层的僚一年能拿六十六斛粮食当俸禄,然后按照级别拿俸禄,级别越高拿得越多,最高的四辅一年能拿到一万斛俸禄。王莽还说:“老祖宗那时候,老百姓收成好工资就多,收成不好工资就少,这样当官的和老百姓就能同甘共苦。现在,咱们就按每年的收成来算。要是风调雨顺没灾没难,御膳房就照常准备丰盛的饭菜;要是遇到灾荒之年,那就按比例减少饭菜的数量。十一位公爵、六司、六卿这些大官,各自负责管理一些州郡、封国,然后带着当地百姓应对自然灾害,要是百姓受灾了,那他们的工资也按比例减少。在京城靠国库发工资的郎官、侍从官还有其他官吏,就看御膳房饭菜的多少来决定俸禄。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大力发展农业,安抚好老百姓。” 但是王莽定的这些制度太复杂,算起来也特别麻烦,最后官吏们还是拿不到工资,没办法,很多人就开始利用职权,靠贪污受贿来养活自己。

小主,

五月初九,长平馆西边的河岸塌了,塌下去的土石把泾河给堵上了,河水就改道往北流。这时大臣们赶紧跑来向王莽道喜,说这就是《河图》里说的“用土去镇服水”,这是要把匈奴灭掉的好兆头。王莽一听高兴的不得了,马上就派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人,带着军队去攻打匈奴,大军到了边境就驻扎下来,准备找机会进攻 。

到了秋季,天象又出现日食。随后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平蛮将军冯茂奉命去攻打句町,结果军队里十分之六七的士兵都因为瘟疫死了。但是打仗是需要钱的,没办法的冯茂就向百姓征收财物,直接就拿走人家的一半财产。他这么一搞,益州的老百姓直接被折腾得穷困潦倒,兜里一毛钱都没有了,可仗还一直打不赢。王莽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把冯茂调回来关进大牢,冯茂最后死在了监狱里。

到了冬天,王莽又派出宁始将军廉丹和庸部牧史熊,让他们从天水、陇西征调大批骑兵,又在广汉、巴郡、蜀郡、犍为等郡征调了十万壮丁,在加上负责运送粮草的人,总共凑了二十万人,浩浩荡荡地去打句町。刚开始的时候,倒是杀了几千敌人,但后来因为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经常饿肚子,还染上了瘟疫。王莽就把廉丹、史熊召回京城。可廉丹和史熊觉得丢脸,要求王莽再给他们增派人马,表示不打赢句町绝不回来,这话听着倒是颇有气势。于是,他们又开始疯狂的搜刮百姓财物,几乎又拿走了四成。但是冯英却是明确表示拒绝配合,他还给王莽上书说:“从西南夷造反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了,郡县的军民一直在抵抗。之前任用冯茂,他只想着赶紧完成任务,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道县以南,山高林密,冯茂强行让百姓搬迁,花了上亿的钱,士兵还因为环境恶劣,十个人里有七个都死了。现在廉丹和史熊怕完不成任务受罚,又疯狂征调士兵和粮草,搜刮民脂民膏,把梁州境内搞得民不聊生,可仗还是打不赢。我们不如先停战,让士兵一边驻守一边种地,再公开悬赏,招降那些造反的夷人。”王莽看完奏章后,气得直跳脚,直接就把冯英的官给免了。不过冷静下来后,又觉得冯英说得有道理,说:“这也不能全怪冯英。”又重新任命冯英做了长沙郡连率。与此同时,越郡的蛮夷首领任贵,也把太守枚根给杀了。

之前造反的翟义有个手下叫王孙庆,被王莽抓住了。王莽居然让太医、药剂师还有厉害的屠夫一起解剖他,测量他的五脏六腑,还用竹签探测经脉,说这么做能研究出治病的方法。王莽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做活体解剖的人,可见他的思想多超前。

面对西域如此混乱的局势,新朝就派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和戊己校尉郭钦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一开始都挺客气,派人到郊外迎接,还帮忙提供民夫和粮草。但王骏却想趁机偷袭这些国家。焉耆国假装投降,背地里却悄悄集结军队准备反抗。这几人发现他们的小动作后,王骏就带着莎车、龟兹两国的七千多士兵,分成好几队出发,同时让郭钦和佐帅何封带着另一支队伍殿后。等王骏他们进入焉耆后,焉耆事先埋伏好的军队就一拥而上,看见新朝的士兵就打。而姑墨、封犁、危须等国也临时倒戈,一起围攻王骏等人,最后把王骏他们全杀了。郭钦带着队伍晚到了一会儿,当时焉耆的军队还没回来,郭钦就发动袭击,杀了不少老人和小孩,然后取道车师,逃回国内。王莽觉得郭钦有功,就封他做了填外将军,还赐爵剿胡子,封何封为集胡男。李崇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逃到龟兹坚守。后来王莽政权垮台,李崇也死了,从这以后,西域就和中原断了联系。?

?公元17年夏天六月,王莽在明堂举行仪式,要给诸侯们分封土地。他把象征着封国的茅草和不同颜色的泥土摆在精心制作的石几案上,还专门祭祀了泰山、国家社稷、土地神以及自家的祖先,然后才进行分封。其实王莽这人就爱说大话,老想着恢复古代的制度,虽然给人封了不少爵位,但是他特别小气,每次都找借口说土地划分还没弄好,所以只是给诸侯们发了象征封地的茅草和泥土,就是想先哄哄那些盼着封爵的人。

这年秋天八月,王莽亲自跑到京城南郊,让人铸造了一个“威斗”。这威斗是用铜掺上五色石子铸成的,样子像北斗七星,长二尺五寸。王莽这人非常的迷信,觉得铸这么个玩意儿就能靠诅咒打败各地造反的军队。等到威斗铸好后,他就让司命官专门扛着,自己出门就让人举在前面开道,回到宫里就放在身边,当个“护身符”来用,实在是可笑,不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事,却总想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糊弄自己。

王莽还设立了羲和命士这个官职,让他们去监督推行“五均”“六管”这些财政政策。每个郡都安排好几个人,而且大多是当地的富商大贾来担任。这些人坐着驿站的车马,打着执行公务的幌子,到处谋取私利。他们还和地方官吏勾结起来,做假账中饱私囊。结果国家财政不仅没充实,而老百姓却越来越穷了。这一年,王莽又下诏书,强调要坚决推行“六管”制度。每次新制度一出台,王莽就制定一大堆严苛的禁令,谁要是违反了,严重的甚至会被判处死刑。这下可好了,奸商和贪官污吏合伙欺负老百姓,大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不仅如此,王莽还规定,只要家里有奴婢,就得给每个奴婢交三千六百钱的税,这让天下百姓的日子更难过了。纳言冯常觉得“六管”制度问题太多,就劝了劝王莽,结果王莽当场就发火,把冯常的官职给撤了。

小主,

新朝的法令又多又细,还特别苛刻,老百姓一不小心就犯法。大家忙着应付各种徭役,连种地养蚕的时间都没有了。偏偏这时候旱灾、蝗灾又接连不断的发生,很多官司一拖再拖,监狱里关满了长期不能结案的犯人。而官吏们为了立威,就借着王莽定下的严苛法令,随意侵吞百姓的财产。富人的家产保不住,穷人连命都快没了,百姓们被逼得没办法,不管穷富都纷纷当起了强盗。他们躲在深山老林或者江河湖泽里,官府根本拿他们没办法。官吏们又不敢上报实情,就糊弄上级,结果强盗越来越多。比如临淮的瓜田仪在会稽郡长州占山为王;琅邪的吕母召集了几千人,杀了海曲县的县令,然后跑到海上当起了海盗,队伍最后发展到一万多人。荆州地区闹了大饥荒,百姓只能逃到山里挖荸荠吃,还经常为了抢夺食物而大打出手。新市人王匡、王凤出面给大家调解纠纷,结果被推举为首领,手下很快就有了几百人。南阳的马武、颍川的王常、成丹这些逃亡在外的人也来投奔,他们一起攻打偏远的村庄,藏在绿林山里,几个月就聚集了七八千人。还有南郡的张霸、江夏的羊牧等人,也和王匡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起事,各自都拉起了上万人的队伍。

眼看事情变得不可控,王莽就派使者去赦免这些强盗,希望他们能够放下武器。使者回来后就如实报告说:“这些人刚解散,没多久又聚到一起当强盗了。我问他们为啥要当强盗,他们都说‘新朝法令太多太严,一不小心就犯法,辛辛苦苦干一年,挣的钱还不够交税的。就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也可能因为邻居私自铸钱或者藏铜,被连累入狱。而那些贪官污吏,更是把人往绝路上逼’。老百姓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当强盗,只为了谋一条活路。”王莽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就把这个使者的官职给免了。但要是有人顺着他的意思,说“这些刁民就该杀”,或者说“这只是一时乱象,很快就会平息”,王莽就会很高兴,还给这些人升官。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断绝了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的道路,阿谀奉承之风盛行,做领导的根本没办法得到真实的信息,做出的决策自然也就是错误的。

公元18年春季,正月初一,北军南营门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