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璇宫垂帘安汉鼎,陇右惊烽动戍旗

公元106年正月辛卯这天,朝廷进行了部分人事调整,把太尉张禹提拔成太傅,司徒徐防升任为太尉,并让他们参与处理尚书事务。因为皇帝年纪小,太后希望有得力的大臣能随时在宫里帮忙,于是就下命令让张禹住在宫里,每五天可以回一次家。上朝的时候,还给张禹特殊的待遇,让他不和三公坐在一起。同时,皇帝的哥哥刘胜被封为平原王。癸卯日这天,光禄勋梁鲔当上了司徒。

到了三月甲申日这天,孝和皇帝就被安葬在了慎陵,还给他定了庙号叫穆宗。丙戌这天,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常山王刘章准备出发去自己的封国,在这些藩王中,太后对刘庆给予了特殊关照。刘庆有个儿子叫刘祜,今年才13岁,太后担心皇帝年纪小以后会出问题,就把刘祜和他的嫡母耿姬留在了清河王府,以防不测之事的发生。耿姬是耿况的曾孙女,刘祜的亲妈是犍为左姬 。

夏天四月,鲜卑人又来侵犯渔阳地区。渔阳太守张显就带着几百人出城追击。这时,手下的兵马掾严授劝他说:“前面的路不好走,也不清楚敌人到底是啥情况,应该先安营扎寨,再派轻骑兵去打探一下,到时我们再做决定也不晚呀。”但张显急着去打仗,怎么可能听他的呢?于是就带着部队直接前进了。结果中了敌人的埋伏,士兵们都被吓得四处逃窜,只有严授拼死抵抗,身上受了十处伤,杀了好几个人后战死。主簿卫福、功曹徐咸也赶来救援张显,最后都战死了。

丙寅日这天,朝廷又任命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给他和三司一样的仪仗待遇。邓骘的弟弟邓悝当上了虎贲中郎将,邓弘、邓阊都成了侍中。这时候,司空陈宠去世了。

五月辛卯这天,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壬辰日这天,河东垣山发生了山崩。六月丁未日,太常尹勤被任命为司空。这一年,全国有37个郡国遭遇了水灾。

己未日这天,太后就下诏书,要求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这些部门减少奢侈浪费。除了祭祀陵庙之外,平时不能专门选好米食用,吃饭时,每顿只能有一个荤菜、一碗饭。以前太官、汤官每年花费将近两万万钱,现在削减到几千万。各郡国进贡的东西也减半,上林苑养的鹰犬都卖掉,离宫、别馆存的粮食、柴火也大量减少。丁卯日这天,太后又下令放出掖庭里的宫女,还有那些被充公为奴的皇室成员,让他们恢复平民身份。

到了秋天七月庚寅日这天,太后给司隶校尉和各地刺史发命令说:“最近好多地方发大水,就连秋收都受到了影响。对此,朝廷一直很担心。但有些地方为了粉饰太平的景象,就虚报粮食的收成,多报开垦的土地,隐瞒逃荒的百姓人数,假报户口数量,还包庇盗贼。结果坏人没得到惩罚,官员任用出现乱七八糟的现象,地方选拔人才也不公平,贪污腐败的现象到处都是,面对这些情况,老百姓就遭了殃。你们这些刺史明明看到了这些问题,却装聋作哑,只知道讨好上面,一点都不敬畏老天爷,也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朝廷之前宽容你们,那是因为情况特殊,别以为以后一直会这样下去,要是以后再犯同样的事,一定从严处理!各个地方的长官都得老老实实核查灾情,该免的田租就免掉。”

八月辛卯这天,小皇帝突然去世了。癸丑那天,皇帝的灵柩停放在崇德前殿。太后就赶紧和她哥哥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郎将邓悝等人在宫里商量对策。当天晚上,太后就派邓骘拿着符节,坐着王青盖车去接清河王的儿子刘祜,还让刘祜在殿里斋戒。接着太后就来到崇德殿,大臣们都穿着正式的礼服陪着,先封刘祜为长安侯,然后下诏书,让刘祜过继给孝和皇帝当儿子,还宣读了继位的命令。随后,太尉就把皇帝的玉玺交给了刘祜,刘祜就这样当上了皇帝,太后则是继续帮着处理朝廷大事。

太后又专门给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发诏书说:“以前外戚家的门客老是在朝廷捣乱,害苦了老百姓,就是因为执法太松,没及时治他们的罪。现在虽然车骑将军邓骘他们看起来挺老实的,但他们家族人多,亲戚朋友一大堆,难保不会有人干坏事。要是发现他们家的门客犯法,你们必须严格查办,不准包庇!”从这以后,只要是外戚亲属犯了罪,都得受到严惩。

到了九月,又有六个州发生了大水灾。丙寅日这天,朝廷就把去世的孝殇皇帝埋在了康陵。因为接连办丧事,老百姓被各种劳役折腾得苦不堪言,所以这次修陵墓和办丧事的费用,只花了原来预算的十分之一。乙亥日这天,陈留这个地方还掉下来了一块陨石。

随后,朝廷就下诏书任命北地的梁慬当西域副校尉。梁慬走到河西的时候,正好赶上西域好几个国家造反,还把西域都护任尚围困在疏勒。任尚被围困后,就赶紧写信向朝廷求救,朝廷收到消息后,就让梁慬带着河西四郡的羌、胡骑兵一共五千人去帮忙。结果梁慬还没到,任尚就已经解围了。朝廷就把任尚召回了京城,并让骑都尉段禧当西域都护,西域长史赵博当骑都尉。段禧和赵博守在它乾城,但这城地方太小,并不好防守。梁慬就想办法说服龟兹王白霸,让大家一起进城防守。白霸同意了,可龟兹的官员和百姓不同意,但白霸没听他们的。梁慬进城后,就马上派人去接段禧和赵博,三支队伍合起来有八九千人。结果龟兹的官员百姓还是造反了,还联合温宿、姑墨的几万大军,把它乾城给围了起来。梁慬他们出城迎战,结果把敌军打得大败。经过好几个月的战斗,敌军终于退走了,梁慬乘胜追击,杀了一万多人,抓了好几千俘虏,这才把龟兹的局势稳定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冬天十月,又有四个州发了大水,还下了冰雹。此时的清河孝王刘庆病重,就给朝廷上书,说自己死后想埋在樊濯宋贵人的墓旁边。十二月甲子这天,刘庆就去世了。乙酉日这天,朝廷下令取消了鱼龙曼延戏,这是一种又花钱又铺张浪费的宫廷娱乐活动。

此时的尚书郎南阳人樊准看到学习儒家经典的人越来越少了,就给朝廷上书说:“我听说当皇帝的不能不学习,当年光武皇帝复兴汉朝,就算天天忙着打仗,也没忘了研究学问。孝明皇帝处理政务那么忙,还是特别喜欢儒家经典,每次举行完仪式后,都是亲自给大家讲学,读书的人都会认真听讲,全国各地的人知道了都很高兴。现在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偏远地方尤其严重,就连博士都不怎么讲课了,读书人都喜欢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忘了忠诚的本分,只知道讨好别人。我觉得应该下诏书,多多寻找那些有学问的隐士,推崇真正有学问的人,好让皇上能跟着学习。”太后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下诏书说:“三公、九卿,还有俸禄中二千石的官员,都要推荐有学问的隐士和大儒,一定要选那些品德好的,这样才能激励年轻人。选拔博士的时候也要严格把关,一定要选到合适的人。”

公元107年正月初一,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很多犯人都被赦免了。在蜀郡边界外,一些羌人部落也决定归顺汉朝。

到了二月丁卯日这天,朝廷就把清河国的部分土地分封出去了,皇帝的弟弟刘常保被封为广川王。庚午日这天,司徒梁鲔去世了,朝廷又少了一位重要大臣。

三月癸酉日这天,出现了日食现象。己卯日这天,在永昌边界外,僬侥种夷的陆类等人,带着手下一大帮人前来归附汉朝。甲申日这天,清河孝王就被安葬在了广丘,司空和宗正负责操办丧事,葬礼规格跟当年东海恭王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