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蜀汉灭亡与钟会之叛

蜀国人没有料到魏军会突然到来,根本没做守城的调度;听说邓艾已经进入平地,百姓们纷纷骚乱,都逃进了山野,一时间无法禁止。汉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议该如何应对,有人认为蜀国和吴国,本来是同盟国家,应该投奔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地势险要隔绝,容易坚守,应该投奔南中。光禄大夫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居他国还能做天子的,如今如果进入吴国,也应当臣服。况且治国理政没有差别,那么大国能吞并小国,这是自然的道理。由此说来,魏国能吞并吴国,而吴国不能吞并魏国是很明显的。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和向大国称臣哪个更好呢!遭受两次屈辱和遭受一次屈辱相比,哪个更耻辱呢!况且如果想投奔南中,就应当早做打算,这样才能成功。如今敌人已经兵临城下,灾祸失败也即将来临,手下小人的心思,没有一个可以保证,恐怕出发的时候,会发生意外变故,还能顺利到达南中吗!”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离得不远,恐怕他不会接受投降,那该怎么办?”谯周说:“现在东吴还没有臣服,从形势上来看,魏国不能不接受投降,接受投降后也不能不以礼相待。如果陛下投降魏国,魏国不分割土地封给陛下,我请求亲自到京都,用古代的道义为陛下争辩。”众人都听从了谯周的建议。汉主还想进入南中,因此犹豫不决。谯周上书说:“南方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平常就没有什么进贡,还多次反叛,自从丞相诸葛亮用兵力威逼他们,他们走投无路才顺服。如今如果到南中,对外要抵御敌人,对内要供给皇帝的用度,费用会大大增加,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获取资源,耗费各少数民族的资源,他们必定会反叛!”汉主于是派遣侍中张绍等人献上玉玺绶带,向邓艾投降。北地王刘谌发怒说:“如果到了穷途末路、力量耗尽,灾祸失败将要来临的地步,就应当父子君臣一起背城一战,共同为国家而死,以见先帝,怎么能投降呢!”汉主选择不听。当天,刘谌在昭烈帝刘备的庙宇中痛哭,先杀了妻子儿女,然后自杀。

小主,

张绍等人在雒县见到邓艾,邓艾非常高兴,回信表示接受投降。汉主派遣太仆蒋显另外传令姜维,让他向钟会投降,又派遣尚书郎李虎把士民户籍簿送给邓艾,户籍上有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人,士兵十万二千人,官吏四万人。邓艾到达成都城北,汉主率领太子、各王以及群臣六十多人,反绑双手、用车载着棺材到军营门前投降。邓艾手持符节解开他们的绑绳,并焚烧了棺材,请他们相见;另外约束将士,不得进行抢掠,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让他们恢复旧业;又依照邓禹的旧例,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汉主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各王为驸马都尉,蜀国的官员们都根据职位高低被任命为魏国的官员,有的兼任邓艾的属官;任命师纂兼任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任蜀中的各郡太守。邓艾听说黄皓奸邪阴险,就把他逮捕关押,准备杀掉,黄皓贿赂邓艾身边的人,最终得以幸免。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战败,不知道汉主的去向,于是率军向东进入巴郡。钟会进军到涪县,派遣胡烈等人追击姜维。姜维到达郪县,接到汉主的敕命,于是命令士兵都放下武器,把符节、印信送给胡烈,自己从东路与廖化、张翼、董厥等人一起到钟会那里投降。将士们都很愤怒,拔刀砍石头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于是各郡县的守军都接到汉主的敕命,停止抵抗投降。钟会厚待姜维等人,暂时归还了他们的印绶、符节和车盖。吴国人听说蜀国已经灭亡,就撤回了丁奉等人的军队。吴国中书丞吴郡人华核到宫门上表说:“听说成都失守,蜀主流亡,国家覆灭,失去了归附的土地,抛弃了进贡的国家,我以卑微之身,私下里心怀不安。陛下圣明仁慈,恩泽安抚远方,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必定会表示哀悼。我满怀忧虑惆怅之情,恭敬地上表禀报!”

魏国讨伐蜀国时,吴国人中有人对襄阳人张悌说:“自从司马氏掌权以来,多次发生大的祸乱,百姓没有顺服,如今又费力远征,还来不及失败,怎么能攻克蜀国呢!”张悌说:“不是这样的。曹操虽然功劳盖过中原,百姓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叡继承他的事业,刑罚繁重,徭役沉重,百姓在东西边境辗转奔波,没有安宁的岁月。司马懿父子多次立下大功,废除了繁琐苛刻的政令,施行公平恩惠的措施,为百姓谋划生计而解除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附他们已经很久了。所以淮南地区三次反叛,而心腹地区却不受惊扰;曹髦被杀,四方也没有动荡。他们任用贤能的人,并让他们各尽其心,根基已经稳固,奸计也得以实现。如今蜀国宦官专权,国家没有政令,却穷兵黩武,导致百姓疲惫,士兵困乏,又争着谋取外部利益,也不整治防务。双方强弱不同,智谋算计也有胜负,魏国趁蜀国危难之际进行讨伐,大概没有不能攻克的。唉!他们得志,就是我们的忧患啊。”吴国人嘲笑他的话,到这时才信服。

吴国人因武陵郡的五溪夷与蜀国接壤,蜀国灭亡后,担心他们叛乱,于是便任命越骑校尉钟离牧兼任武陵太守。魏国已经派遣汉葭县长郭纯暂代武陵太守,郭纯率领涪陵百姓进入迁陵地界,驻扎在赤沙,引诱各夷族部落进攻酉阳,武陵郡内一片震恐。

钟离牧问郡中官员:“西蜀已经覆灭,边境受到侵犯,该如何抵御?”众人回答说:“如今迁陵、酉阳两县山势险要,各夷族拥兵据守,不能用军队惊扰他们,一旦惊扰,各夷族就会相互勾结;应该慢慢安抚,可派遣有恩德信义的官吏去宣扬教化、慰问犒劳。”钟离牧说:“不对。外敌入侵境内,欺骗引诱百姓,应当趁他们根基未深时就铲除,这就像救火贵在迅速一样。”于是下令外部加紧战备。抚夷将军高尚对钟离牧说:“从前渊太常统领五万兵力,才去讨伐五溪夷。当时刘氏与我们联合,各夷族都归顺教化。如今既没有往日的援助,而郭纯已经占据迁陵,您却想用三千兵力深入敌境,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钟离牧说:“特殊的事情,怎能遵循旧例!”当即便率领部下日夜赶路,沿着险要山路行进近二千里,斩杀了怀有异心的不法百姓头目一百多人,以及他们的党羽共一千多人。郭纯等人溃散逃走,五溪地区全部平定。

十二月,庚戌日,任命司徒郑冲为太保。

壬子日,将益州分设为梁州。

癸丑日,特别赦免益州的士民,五年内免除一半的租税。

乙卯日,魏国任命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钟会为司徒,增加食邑一万户。

此时,魏国皇太后郭氏去世。

邓艾在成都,时常夸耀自己的功劳,对蜀国的士大夫说:“诸位幸亏遇到了我,才能有今天。如果遇到吴汉那样的人,早就被消灭了。”邓艾写信对晋公司马昭说:“用兵有先声夺人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如今乘平定蜀国的势头进攻吴国,吴人震动恐惧,正是席卷他们的时候。但大规模征战之后,将士疲劳,不能再用,暂且延缓一下。留下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炼铁,作为军事和农业的需要,同时制造船只,预先为顺流而下讨伐吴国做准备。然后派遣使者告知利害,吴国必定会归顺,可以不征战而平定。如今应当厚待刘禅来招降孙休,封刘禅为扶风王,赐给他财物,供养他的侍从,扶风郡有董卓坞,可以作为他的宫舍,封他的儿子为公侯,让他们在郡内各县食邑,以显示归顺者的荣耀;另外开放广陵、城阳二郡来等待吴人,那么他们就会畏惧朝廷的威严、感念朝廷的恩德,望风归顺了!”司马昭派监军卫瓘告诫邓艾:“事情应当上报,不宜擅自行动。”邓艾再次说:“我奉命出征,奉行您制定的策略,首恶已经降服,至于秉承旨意授予官职,以安抚刚刚归附的人,我认为这符合权宜之计。如今蜀国众人归顺,地域直至南海,东边连接吴郡、会稽,应当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的命令,加上往返路途毫去的时间,迟了可能会发生变故。《春秋》的义理是,‘大夫出境,只要有可以安定社稷、有利国家的事,自行决断是可以的。’如今吴国尚未归顺,形势与蜀国相连,不能拘泥于常规,而失去时机。《兵法》说:‘进军不求功名,后退不避罪责。’我虽然没有古人的气节,终究不会因自我疑虑而损害国家大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钟会心中怀有异志,姜维知道后,想促成他作乱,于是劝钟会说:“听说您从淮南之战以来,计策从未有过失误,晋室能够昌盛,都是您的功劳。如今又平定了蜀国,威德震动天下,百姓推崇您的功劳,君主畏惧您的谋略,您想靠这些安然回朝吗!何不效法陶朱公泛舟江湖隐匿踪迹,以保全功劳和自身呢!”钟会说:“您说得太远了,我做不到。况且当前的形势,或许还不止于此。”姜维说:“其他的事就凭您的智慧和力量就能办到,不用麻烦我这老头子了。”从此两人关系十分融洽,出门同乘一辆车,坐下同坐一张席。钟会因邓艾秉承旨意擅自行事,于是与卫瓘秘密告发邓艾有谋反的迹象。钟会擅长模仿别人的笔迹,在剑阁拦截了邓艾的奏章、报告,都篡改了其中的内容,使言辞显得狂悖傲慢,多有自夸之词;又毁掉司马昭给邓艾的回信,亲手伪造信件来迷惑邓艾。

公元264年

春季,正月,壬辰日,朝廷下诏用囚车押送邓艾回京。晋公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从命令,便命令钟会进军成都,又派遣贾充率领军队进入斜谷。司马昭亲自率领大军,陪同魏帝前往长安,因为众王公都在邺城,于是任命山涛为行军司马,镇守邺城。

起初,钟会因有才能而被重用,司马昭的夫人王氏对司马昭说:“钟会见利忘义,喜欢制造事端,要是对他过分宠信,他必然会犯上作乱,不能对他委以重任。”等到钟会将要讨伐蜀汉时,西曹属邵悌对晋公说:“如今派遣钟会率领十万大军讨伐蜀国,我认为不如让他一个人去,不给他配备专属的将领,或者派其他人前往。”晋公笑着说:“我难道不知道这些吗!蜀国多次侵犯边境,导致军队疲惫,百姓困苦不堪,我如今讨伐它,易如反掌,可众人却认为蜀国不可讨伐。人心预先胆怯,就会让智勇都枯竭,智勇枯竭却强行派他们作战,正好会被敌人擒获。只有钟会与我意见相同,如今派钟会讨伐蜀国,蜀国必定能被消灭。消灭蜀国之后,即便像你所顾虑的那样,又何必担心不能处理呢?蜀国已经灭亡,遗民震动恐惧,不值得和他们共同谋划大事;中原的将士各自思念家乡,不愿意和他同谋。钟会如果作乱,只会自取灭族罢了。你不必担心这些,千万不要让别人听到这话!”等到晋公将要前往长安时,邵悌又说:“钟会所统领的兵力是邓艾的五六倍,只可命令钟会捉拿邓艾,不必亲自前往。”晋公说:“你忘了之前说的话吗,还说不必前往?尽管如此,你所说的话还是不能宣扬出去。我应该以诚信待人,只是别人不应当辜负我罢了,我怎么能预先对人产生疑心呢!近日贾护军问我:‘是否很怀疑钟会?’我回答说:‘如今派你前往,难道可以再怀疑你吗?’贾护军也无法反驳我的话。我到长安,事情自然就会解决了。”

钟会派遣卫瓘先到成都拘捕邓艾,钟会因为卫瓘兵力少,想让邓艾杀死卫瓘,趁机给邓艾加罪。卫瓘知道钟会的意图,但又不能拒绝,于是连夜到达成都,向邓艾所统领的各将领发布檄文,声称:“奉诏拘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追究;如果前来投奔官军,爵位赏赐一如既往;有敢不出来的,诛灭三族!”到鸡鸣时分,众将领都来投奔卫瓘,只有邓艾的帐内之人还在。天亮后,卫瓘打开城门,乘坐使者的车辆,径直进入邓艾的住处;邓艾还躺在床上没有起床,于是就拘捕了邓艾父子,把邓艾关进囚车。众将领图谋劫持邓艾,整顿兵器奔赴卫瓘的营地;卫瓘轻装出营迎接他们,假意拿出表章的草稿,将要为邓艾申诉,众将领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停止了行动。

丙子日,钟会到达成都,押送邓艾前往京师。钟会所忌惮的只有邓艾,邓艾父子被擒获后,钟会独自统领大军,威震西部地区,于是决意谋反。钟会想让姜维率领五万人从斜谷出兵作为前锋,自己率领大军跟随其后,到达长安后,命令骑兵从陆路进发,步兵从水路进发,顺流沿渭水进入黄河,认为五天就可以到达孟津,与骑兵在洛阳会合,一下子就可以平定天下。钟会收到晋公的信,信中说:“担心邓艾或许不服从征召,如今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径直进入斜谷,驻守乐城,我亲自率领十万人驻守长安,我们很快就能相见。”钟会收到信后大惊,赶忙召集亲信说:“只是拘捕邓艾,相国知道我能独自办理;如今派大军前来,必定是觉察到我的异常了,应当迅速发难。要是事情成功,就能得到天下;要是不成功,就退守蜀、汉地区,也不失为另一个刘备!”

丁丑日,钟会召集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的官员以及蜀国的旧官,在蜀国朝堂为太后举哀,并伪造太后遗诏,让钟会起兵废黜司马昭,把遗诏向在座的人公开,让大家商议后,写下意见署名,又派自己的亲信代理各军将领;被召集的众官员,都被分批关在益州各官署的屋子里,城门、宫门都关闭,并派重兵包围看守。卫瓘谎称病重,出来到外面的官舍居住。钟会相信了他,因此不再有什么顾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维想让钟会杀光从北方来的将领,自己再趁机杀掉钟会,把魏兵全部活埋,重新拥立汉主,便秘密写信给刘禅说:“希望陛下忍受几天的屈辱,我想让国家从危亡中恢复安宁,让日月从昏暗后重放光明。”钟会想听从姜维的建议诛杀众将,却犹豫未决。

钟会的帐下督丘建原本属于胡烈,钟会喜爱并信任他。丘建怜悯胡烈独自被关押,便向钟会禀报,请求允许胡烈的一名亲兵进出取饮食,其他牙门官也按此例各允许一人进出。胡烈欺骗亲兵并写信给他的儿子胡渊说:“丘建秘密透露消息,钟会已经挖好了大坑,准备了几千根白棒,想把外面的士兵都叫进来,每人赐给一顶白帽,任命为散将,然后依次用白棒打死,埋进坑里。”各牙门官的亲兵也都传开了这话,一夜之间,众人互相转告,很快就人尽皆知了。己卯日,中午时分,胡渊率领他父亲的士兵擂鼓冲出营门,各军不约而同都擂鼓呐喊着涌出来,竟没有谁来督促,却都争先奔向城池。当时钟会正在给姜维分发铠甲兵器,有人报告外面有嘈杂的声音,好像失火了,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士兵往城里冲。钟会大惊,对姜维说:“士兵来好像是要作乱,该怎么办?”姜维说:“只能反击他们了!”钟会派兵去杀被关起来的各牙门官、郡守,里面的人一起举起案几顶住门,士兵砍门,砍不破。片刻之间,城外的士兵搭起梯子登上城墙,有的焚烧城屋,像蚂蚁一样纷纷涌入城中,箭如雨下,牙门官、郡守各自顺着房屋爬出来,与他们的士兵会合。姜维率领钟会的左右亲信迎战,亲手杀死五六人,众人上前杀死了姜维,又争相杀钟会。钟会的将士死了几百人,士兵们又杀了汉太子刘璿和姜维的妻子儿女,军队大肆抢掠,死的人到处都是。卫瓘部署众将,过了几天才平定下来。

邓艾本营的将士追上囚车救出邓艾,迎接他返回。卫瓘因自己曾与钟会一起诬陷邓艾,担心邓艾回来后发生变故,就派遣护军田续等人率军袭击邓艾,在绵竹以西追上了邓艾,并斩杀了邓艾父子。当初邓艾进入江油时,田续按兵不动,邓艾想斩杀田续,后来又赦免了他。到卫瓘派遣田续时,对他说:“你可以报江油那次的耻辱了。”镇西长史杜预对众人说:“卫瓘恐怕难逃灾祸吧?身为名士,地位声望已经很高了,既没有良善的言论,又不能以正道统御下属,将怎么承担责任呢!”卫瓘听说后,不等皇帝下令就去向杜预谢罪。杜预是杜恕的儿子。邓艾其余的儿子只要在洛阳的全部被处死,他的妻子和孙子被流放到西城。

钟会的哥哥钟毓曾秘密对晋公司马昭说:“钟会心怀权术,难以保证他的忠诚,不能让他独当大任。”等到钟会谋反时,钟毓已经去世,晋公思念钟繇的功勋和钟毓的贤能,便特意赦免了钟毓的儿子钟峻、钟迪,让他们的官爵保持原来的样子。钟会的功曹向雄收葬了钟会的尸体,晋公召见他并责备说:“从前王经死的时候,你在东市哭他,我没有追究;钟会亲身叛乱,你又擅自收葬他,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置于何地!”向雄说:“从前先王掩埋尸骨,仁德施及朽骨,当时难道是先判断他们的功罪再收葬吗!如今王法已经施行,刑罚已经完备;我有感于道义而收葬他,也没有违背教化。法律确立于上,教化弘扬于下,用这个来训导万物,不也可以吗?何必让我违背生死常理,苟活于世呢!明公您对枯骨怀恨,把它抛弃在荒野,这难道是仁贤之人的气度吗!”晋公听后很高兴,与他宴饮交谈后就让他回去了。

二月,丙辰日,魏帝车驾返回洛阳。

庚申日,魏国安葬明元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