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秀兰轻声催促下,王建国念出了电报内容:“‘建国弟,一别数十年,父母甚念。我携父母及全家,自洪城出发,预计初四五时抵家探望。兄平安。’”
念完,院子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寂静。
爷爷奶奶?大伯一家?从赣省省会洪城来?
这些称谓和地名对王超兄妹几人而言,既熟悉又极其陌生。熟悉是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亲属关系;陌生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记忆里,几乎从未听父母主动、详细地提起过这些亲人,他们也从未见过面。父亲王建国仿佛是凭空出现在这座小城的,与遥远的洪城那边的家族似乎有着一层看不见的隔膜。
“爸,”王红最先打破沉默,小心翼翼地问,“爷爷奶奶……和大伯他们,怎么突然要来了?我们……我们都没见过。”她的话问出了所有孩子心中的疑惑。
王建国将电报折好,放进口袋,目光望向渐渐暗下来的天际,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是啊,很多年没见了……你爷爷脾气倔,我当年离开洪城来这边支援建设,他不太同意……后来,联系就渐渐少了。”他的语气平淡,但王超能敏锐地感觉到,这平淡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家庭往事,可能关乎理想与传统的冲突,也可能关乎父子间的固执与多年的沉默。
李秀兰轻轻叹了口气,走到丈夫身边,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表示理解和支持。她作为儿媳,显然知道一些内情,但多年来也选择尊重丈夫,从不主动在孩子面前提起。
“那……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来了住哪里?”王超更关心实际问题。家里虽然比过去宽敞,但突然要来一大家子人,住宿是个大问题。
王建国环顾了一下自家的院子,眉头皱了起来:“是啊,这倒是个问题。你大伯电报里说‘全家’,估计你大伯母和堂兄弟姐妹都会来。咱们家就这么几间房,肯定住不下。”
气氛一下子从之前的惊讶、疑惑转向了现实的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