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家宴庆团圆
王红几乎是踏着坚定的步子走回家的。午后的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迷茫和纠结,在与林卫东那场算不上愉快的对话后,反而奇异地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拨云见日的清明,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解脱般的轻松。
她推开自家那扇熟悉的院门时,正在院子里心不在焉地踢着石子的王刚第一个看见她,立刻像个小炮弹似的冲了过来,急切地压低声音问:“姐!怎么样?怎么样?”
厨房门口,李秀兰正佯装择菜,目光却不住地往院门瞟。连坐在堂屋门槛上,看似在修理一个旧锄头的王建国,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耳朵明显是竖着的。只有王超,还算镇定地坐在小凳上翻着一本旧杂志,但目光也早已从书页上移开,关切地投向她。
王红看着家人们这副明明紧张万分却又强装镇定的模样,心头一暖,鼻子竟有些发酸。她深吸一口气,对着围过来的家人,露出了一个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甚至带着点如释重负的笑容。
“爸,妈,我刚从文化站回来。”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我跟林卫东……把话都说开了。”
“咋样?他咋说?”李秀兰立刻放下手里的菜,几步走到女儿面前,紧张地追问。
王红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将两人在文化站里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从她试探着问起林家情况,到林卫东承认母亲偏心二哥家,再到他试图用“头胎生儿子”来安慰,最后到他那句透着无奈和界限的“毕竟是我娘”,以及“让着点,顺着点”的处事哲学。
她叙述得客观,语气也很平和,但每一个字落在家人耳中,都像是一块块拼图,拼凑出了林家那个重男轻女、婆母强势的真实图景,以及林卫东在处理家庭矛盾上的软弱与回避。
王红的话音刚落,王刚第一个就跳了起来,挥舞着小拳头,激动得脸都红了:“太好了!姐!你不用跳那个火坑了!那个林卫东,根本护不住你!还有他那个娘,太吓人了!”他年纪小,表达直接,却喊出了全家人的心声。
李秀兰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从昨天下午就一直堵在胸口的浊气仿佛瞬间消散了。她一把拉过王红的手,紧紧攥着,眼圈有些发红,声音带着哽咽:“好,好!说开了就好!我闺女是个明白人!那样的婆家,咱不沾!不受那个气!”她心疼地摩挲着女儿的手背,既是后怕,又是庆幸。
一直沉默的王建国,此刻也终于放下了手里的锄头零件。他站起身,走到王红面前,平日里严肃的脸上,线条柔和了许多,他伸出宽厚粗糙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只说了三个字:“好,懂事。”但这简短的三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有赞许,有欣慰,更有如山父爱的深沉。
王超也走了过来,看着姐姐,眼中带着笑意和肯定:“姐,你能自己想清楚,最好不过。”他知道,经过这番坦诚的交谈和冷静的思考,姐姐是真的从那段朦胧的情感中走出来了,这比任何人的劝阻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