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汀兰说着。
与蓝玉一起吃了午饭,沈昭穿好斗篷带着汀兰,去了侯府最后面的宁寿堂。
方方正正的大院,勉强称的上整洁,五间正房远看还算气派,近看就有些破败。
走到房门口,却发现连守门的小丫头都没有。
没人通传,也不好敲门,汀兰在门口扬声说着,“三姑娘来给老太太请安。”
帘子很快掀起来,是沈老太太贴身侍候的李婆子,笑着道:“老太太正念着姑娘呢,外头冷,快进来。”
沈昭带着汀兰进屋,沈老太太和五姑娘沈莺正在吃饭。
饭桌摆在右梢间,清汤寡水四个菜,更称不上精致。汀兰每天吃的都比这个好。
沈昭一直知道沈老太太嫁妆不多,积蓄不多,日子过的有些俭省,但没想到吃的都俭省了。
“不知老太太正在用饭,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沈昭笑着说。
“我们也吃完了。”沈老太太笑着,沈莺扶着她起身到正堂坐下。
“还是你有心,知道来看看我。”沈老太太神情感慨。
她回来半日了,沈昭是第一个来请安的。
天房后妈,没有亲生儿女,满府都叫老太太,有几个真当她是老太太的。
沈昭只能笑,她也没想到自己是第一个来的。
“正好你来了,刚才靖国公府送来帖子。裴二太太过生辰,请了家里的太太和姑娘们,你们难得出门,正好一起去。”沈老太太笑着,把帖子拿给沈昭看。
沈昭有些意外,接过来看看,确实是裴家的帖子。
没指名请谁,只写沈太太和沈小姐们。
沈家名声臭成这样,裴家会下贴邀请?
沈老太太见沈昭疑惑,笑着解释,“裴家大太太娘家姓萧,是我娘家侄女。”
沈昭这才一副恍然的神情,京城勋贵之间,姻亲错综复杂。
沈老太太虽然是庶女,却是出身河安伯府萧氏一族。
河安伯府这些年虽然有些落败,但家中人丁兴旺,京城姻亲众多。
沈老太太既然是裴大太太的姑姑,裴二太太过生辰会给沈家下贴也就不奇怪了。
“五丫头今年十六了,也到了议亲的年龄,正该出门露脸的时候。”沈老太太拉着沈莺的手,有些高兴,又有些伤感,对沈昭说着。
“我老了,应酬不了。连带着五丫头也没出过门。正好这回跟你一起出门,你照顾着她些。”
高门大户的姑娘,到了该议亲的年龄,会有家里的女性长辈带着出门。
小主,
让京城的高门大户知晓,吾家女儿已长成。
宴席上有太太奶奶相中的,自会上前搭话,亲事也就开始议了。
二姑娘沈音的亲事就是这么定下来的,沈二太太带着她,各种交际应酬折腾了一年,才挑到双方都合适的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