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换好衣服到慈云斋,刚经历两场丧事,府里一片萧条之相,慈云斋犹显得落寞。
沈大太太一身素服,一个月不到头发半白,整个人看着像老了十岁。
“大太太。”沈昭上前行礼。
沈大太太显得有些有气无力,“坐吧。”
沈昭依言坐下来,沈大太太道:“礼部的文书已经下来,限三个月内搬出,你可有去处?”
一般来说,新年期间衙门办差会拖拉。没想到正月十五刚过,礼部的文书就下来了。
“姐姐会接我到将军府暂住,等孝期满了就成亲。”沈昭说着。
她现在无比幸庆,与蓝玉定下婚事。
不然眼前局面,一个孤女是无解的。
沈大太太听得点点头,看着沈昭如花似玉的脸,感慨说着,“嫁个奴才,委屈你了。”
沈昭当初的订亲对象是卫原,侯府三公子,还是进士。
现在卫原要娶国公府千金,沈昭却只能嫁给原本的奴才。
两相对比,沈昭当初坚持退婚,实在说不上明智。
“不委屈。”沈昭说着,岔开话题,“大太太有什么打算?”
沈大太太道:“花枝巷还有一处宅子,等收拾妥当,就搬过去。”
是她的陪嫁,三进的宅院,虽然小了点旧了点,但住自己的房总比租房强。
沈昭听得点点头。
沈大太太虽然没什么才能,但做人做事,基本良心和道义还是有的。
大宅子住不了,就住小宅子,也能过下去。
“大奶奶己与娘家说好,她要归宗,诚哥儿留下来。”沈大太太说着,不禁叹口气。
她不想李氏再嫁,都有儿子了,寡妇再嫁成什么样子。
她又不是虐待媳妇的婆婆,怎么就过不了了。
李氏却是主意已定,坚持要回娘家。
“大奶奶还年轻。”沈昭说着,并不意外。
当年李氏嫁给侯府嫡长子沈大爷,是门当户对,李家与文定侯府比,差不了多少。
文定侯府还在时,李氏是侯府大奶奶,儿子养在身边,大房子住着,丫头婆子围着,日子还能过去。
现在要搬到花枝巷三进小院里,李和诚哥儿最多能分到三间厢房,丫头婆子都没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