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无限回响

对话过程产生了惊人的副作用:那些被遗忘的可能性开始自发重组,形成全新的现实层次。一个原本简单的宇宙区域变得充满复杂性和深度,像是古老森林般层次丰富。

与此同时,光谐体开始了自己的创造实验。但它们的方法截然不同:不是创造新宇宙,而是在现有宇宙的「间隙」中创造「微宇宙」——短暂但完整的存在泡泡。

这些微宇宙寿命极短,但极其密集。每个微宇宙在存在期间都经历了完整的文明兴衰,然后将精华吸收回主宇宙。

“像是宇宙的呼吸,”张振华惊叹,“吸入可能性,呼出现实。”

然而,这种创造方式引起了伦理争议。某些微宇宙中的意识在短暂存在后消失,这是否道德?

光谐体的回应深刻:「所有存在都是短暂的。重要的是质量的深度,不是长度的久远。那些意识体验了完整的存在循环,没有遗憾。」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苏芮通过可能性场连接了刚刚消散的微宇宙意识残留。

她带回的体验震撼了联盟:那些短暂意识确实感到满足,它们将自身视为更大存在的一部分,如同浪花属于海洋。

基于这个洞察,联盟修订了创造准则,允许不同寿命的宇宙存在,但要求确保所有意识都能体验完整的意义感。

在这个过程中,张振华注意到了苏芮的变化。她越来越少的以人类形态出现,更多的是作为纯粹的感知存在。有时,她似乎同时存在于多个地方,处理多个问题。

“你还在吗?”一天深夜,他在私人频道询问。

她的回应温柔而遥远:「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只是‘我’的定义扩展了。我依然是苏芮,只是也更多。」

最深刻的突破来自对可能性背景场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绝对确定性不仅是基础,还是创造性的前提——就像白纸允许任何绘画。

联盟开发出了「创造性约束」技术:有意识地运用确定性来增强创造性,而不是抑制它。

“像是诗歌的格律,”人类诗人代表解释,“约束不是限制,而是创造性的催化剂。”

当这项技术应用到一个停滞的文明时,奇迹发生了:那个文明原本因为可能性过多而陷入 paralysis,在引入适当的确定性框架后,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消息传出,联盟中各文明开始重新审视「限制」的价值。一些文明甚至自愿接受创造性约束,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