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成功了!算出来了!

“总装的陈贵志中将,会亲自过去。”

“你小子,这次要是掉了链子,我扒了你的皮。”

顾逸站起身,身体绷直,对着院领导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保证完成任务。”

……

与此同时,实验室里,狂喜过后的众人,被新的难题拽入了新一轮的疯狂。

如何将二维平面的石墨烯,制备成能够导电的三维导线?

“不行!物理挤压法完全破坏了石墨烯的晶格结构,超导特性断崖式下跌,跟普通碳粉没区别!”

小主,

吴浩青盯着显微镜下的惨状,烦躁地抓着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

冯云凯双眼爬满了血丝,整个人如同钉在椅子上,死死盯着屏幕上不断旋转的原子结构模型。

“老大给的方向是‘堆叠’,不是‘揉捏’……”

“角度……一定是角度的问题……”

他嘴里念念有词,像一个走火入魔的信徒,在电脑上疯狂模拟着不同角度堆叠下,石墨烯晶格产生的细微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就在第二天凌晨,当所有人都已经麻木时,冯云凯鬼使神差地将一个被他之前否决过的,名为“魔角”的参数重新输入了模型。

这一次,他调整了一个微乎其微的堆叠偏移量。

嗡。

屏幕上,原本混乱的晶格结构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过,瞬间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一种全新的、稳定的、兼具柔韧与超导特性的三维碳基结构,如同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呈现在模型之中。

“成功了!”

冯云凯发出一声沙哑的嘶吼,猛地从椅子上弹射起来,因为用力过猛,椅子向后翻倒,发出一声巨响。

整个实验室死寂一秒,然后彻底沸腾。

有了精确的理论模型,后续的生产便水到渠成。

第三天下午。

一卷闪烁着深邃金属光泽的黑色导线,以及一个由它精密缠绕而成。

内部预留了液氦循环导管的集束线圈,被稳稳地安放在了实验台上。

五月二十六号。

西江,群山机场。

一架专机平稳降落,巨大的引擎声撕裂了山间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