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客套,而是事实。
小主,
“那很好。”
麦迪逊的嘴角勾起一抹纯粹的笑容,干净、明亮,却又带着一种功能性的冷漠,如同手术刀在无影灯下的反光,
“那五万,我可以将其以匿名方式,全数捐赠给‘全球希望阵线’。”
“那个组织?”
凯莱布的眉毛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是的,”
她似乎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有趣,身体因为轻笑而微动,卫衣的褶皱随之变幻,“他们的制度架构和资金监管漏洞百出,就像一个用渔网做的水桶。
如果你只是想把一笔钱最高效地‘花掉’,而不是让它真正发挥什么正面作用,他们是最佳选择。
不像‘救助儿童会’或‘医生无国界’,有时会多此一举,询问你是否需要配合进行税务筹划。”
她停顿了一下。
“那么,报酬分配就这么定了?”
“没问题。”
“良好的开始。”
她赞许道,双手十指交叉,优雅地放在桌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第二步,共享情报。最重要的一环。”
“合理。”
凯莱布点头。
情报,永远是刺杀行动中那根最纤细、也最致命的神经。
只有掌握足够详实准确的情报,才能制定出兼具可行性与可靠性的计划。
对于他们这种行业顶端的从业者而言,目的远不止于成功,更在于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那是顶尖与普通的根本区别。
“那从我先开始?”
凯莱布提议。
“我先来。”
麦迪逊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喙,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
“我是这次合作的发起者,理应先展示诚意。”
“也好。我才刚到耶鲁。”
凯莱布从善如流,向后完全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做出一个专注的倾听姿态。
麦迪逊开始陈述,语速平稳,不带任何修饰词:
“上午八点十五分起床,通过客房服务订购一份早餐。
九点整,沿惠特尼大道步行至研究楼,停留二十分钟后离开。
九点半至十一点四十五分,在斯特林纪念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读书。
中午十二点,通常与伊莎贝拉·罗西前往用餐,菜品偏好意大利烩饭或西班牙海鲜饭。
下午一点半,返回图书馆。
五点整,返回酒店的公寓。”
“准确吗?”
“非常准确。
过去三十天内,至少有二十五天如此。
两天他单独用餐,推测是与伊莎贝拉存在分歧或有临时工作安排。
其余三天,日程有细微变化,但主体动线不变。”
“潜入的杀手呢?”
“对他毫无影响。
白天的刺杀,他会去看一眼。像看一场乏味的街头表演一样。
夜晚的,几乎都在他察觉前就被校警和纽黑文警方解决。
他的电话线路只提供留言服务,有一次纽黑文警方负责人亲自上门告知情况,被他以‘打扰私人时间’为由,痛斥了一顿。
刺杀过程与媒体报道的大同小异,细节有出入,但核心是一致的——滑稽得像一场闹剧。”
“我想听一些不一样的。”
凯莱布的指尖在笔记本封皮上轻轻敲击着。
“当然。”
麦迪逊的眼神锐利了起来,闪烁着兴奋,
“这些杀手使用的武器,性能表现得极其糟糕。
这非常不正常。
友利坚的民用枪械制造业,其成熟度足以让一个普通人轻易获得可靠的制式装备。
过往那些同行表现愚蠢,通常源于临场紧张、突发意外或是执行层面的失误,很少错在器材准备这种基础环节上。”
“角度很对。所以?”
“所以我调查了这些武器的来源。纽黑文,教堂街,一家名为‘老兵之家’的武器店。
当我检索这家店的商业注册信息时,发现它的所有者名为马丁·劳伦斯。
这个人,上个月刚从韦恩集团旗下的一家安保子公司离职,随即全款接手了这家店。”
她停了下来,直视着凯莱布。
“我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